進一步減事項、減環節、減材料、減時限、減跑動,加快推進政務服務事項“網上辦”,“一個藍本”建設“數字政府”……5月5日,我市下發《以數字政府建設為牽引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實施方案》,為全力打造數字太原、宜商太原劃出線路圖和時間表。
“五減”改革 審批最少
“五減”專項改革是指進一步減事項、減環節、減材料、減時限、減跑動。2020年底前,全市審批事項壓減20%,審批環節減少50%,申請材料減少50%,市級首批劃轉集中審批的260個事項承諾時限壓減30%;加快政務服務標準化建設,年底前實現全市范圍內同一層級同一事項辦事指南“一套標準”;加快“立改廢釋”步伐,上半年形成全市保留清單,按程序推進。
“一網通辦” 流程最優
政務服務事項“網上辦”,依托省、市兩級一體化在線政務服務平臺,加快各級各部門網上政務服務入口整合和業務辦理系統對接,依申請辦理的政務服務事項“應上必上”、業務辦理系統“應接必接”、辦件數據信息“應傳必傳”。年底前市、縣兩級90%以上政務服務事項實現單點登錄、一次認證、全網通辦;升級完善線上咨詢、申報、預審、核驗、支付、遞送的一體化、標準化服務流程,年底前市級依申請事項100%在線咨詢、在線預審、在線核驗;建設“云中介”系統,推進中介機構網上管理、線上接受委托、成果電子化提交。年底前建成全市統一的在線“中介服務超市”。
“一個藍本” 體制最順
“一個藍本”建設“數字政府”。年底前,市政務信息化建設管理架構基本形成;“一枚印章管審批”,逐步將其他適宜劃轉的審批事項劃轉至本級行政審批服務管理部門集中統一行使;“一個系統管監管”,年底前建立以“互聯網+監管”為依托,“雙隨機、一公開”監管、重點監管、信用監管結合并重的綜合監管機制;“一個平臺管交易”,建設全市統一規范的公共資源交易運行體系和服務高效、監督透明的監管體系;“一條熱線管便民”,年底前基本建成全市統一的“12345”咨詢投訴舉報處置體系,實現“一號對外、多線聯動”。
拿地開工 機制最活
全面推廣告知承諾制。2020年,省級以上開發區(園區)一般工業項目審批實現“全承諾、無審批、拿地即可開工”;全面推行工程建設項目在線審批,年底前確定土地的企業投資建設項目總審批服務時間壓縮至70個工作日以內;推行“場景式”審批,年底前市、縣兩級實現辦一件事“只跑一次”;“互聯網+不動產登記”改革,年底前查封、注銷即報即辦,抵押、轉移登記和其他登記均壓縮至3個工作日辦結。
一日辦結 效率最高
壓縮企業開辦時間。年底前新開辦企業實現1天內辦結;簡化水電氣暖報裝,水、氣、暖報裝總時限分別不超過4天、5天、5天,推行供電“三零”“三省”服務;優化企業融資服務,籌建太原金融服務體系,搭建太原綜合金融服務平臺,鼓勵、引導銀行業金融機構增加對民營企業、中小企業的信貸投放;提升跨境貿易便利度,深化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建設,進一步簡化作業手續,壓縮整體通關時間;便利辦稅服務,年底前80%以上辦稅事項一次辦結。
政務超市 服務最好
推動政務服務線上線下深度融合,市、縣兩級政務服務中心試點布設“政務服務一體機”,試點建設“7×24小時不打烊”政務服務超市;加快政務服務移動辦理。年底前市政服務APP、微信公眾號與“一部手機三晉通” APP全面對接;全面推行政務服務“好差評”制度,6月底前建設線上全覆蓋、線下全聯通、數據全匯聚、結果全公開的政務服務“好差評”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