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記者從太原市城鄉管理局獲悉,《太原市城市品質提升行動方案(20192022年)》(簡稱《行動方案》)出臺,共涉及6大工程,19項行動。其中提出,到2022年,完成《太原市總體城市設計》優化,加強重點片區、節點的城市設計,各縣(市、區)至少建設1條示范性精品主干道工程,打造2個以上城市特色片區,城市風貌品質明顯提升。
《行動方案》通過全面實施六大工程,著力破解長期以來太原市城市管理過程中存在的突出問題,進一步提升城市品質,推進城市高質量發展,加快建設具有鮮明特色特點特質的魅力城市。
“兩下兩進兩拆”專項整治行動,包括兩下行動、兩進行動、兩拆行動。要求對建成區范圍內的違規戶外廣告、架空線纜、違法停車、違章建筑和不必要的圍墻開展集中整治。
城市特色與特色塑造工程,包括建筑強度控制行動、建筑立面綜合整治行動、城市特色片區打造行動。要求大力開展城市設計,充分發揮城市設計對塑造城市特色的重要作用,到2022年,完成《太原市總體城市設計》優化,加強重點片區、節點的城市設計,各縣(市、區)至少建設1條示范性精品主干道工程,打造2個以上城市特色片區,城市風貌品質明顯提升。
生態空間建設工程,包括綠道建設行動、藍道建設行動、綠地建設行動、環城生態休閑區建設行動。到2022年,各縣(市、區)及開發區完成綠道專項規劃,建設一批綠化特色道路;具備水系條件的縣(市、區)要完成藍道專項規劃,同步推進城市藍道建設;全市城市(含縣城)綠化覆蓋率達42%以上;環城生態休閑區建設要取得階段性進展。
道路交通優化工程,包括道路網布局及建設行動、老城區微循環疏通行動。到2022年,全市城市建成區道路網密度平均達到8公里/平方公里,建成區道路面積率達到15%,城市公共交通出行分擔率(不含步行)達到20%以上,城市交通秩序明顯好轉,出行難得到明顯改善。
居住環境改善工程,包括老城更新行動、健全城市社區公共服務設施行動、城市衛生環境提升行動。到2022年,各縣(市、區)至少建設3個以上全齡社區;基本形成布局合理、數量達標、管理規范、群眾滿意的城市公廁體系。
城市管理精細化工程,包括城市市容環境管理提升行動、“數字城管”全覆蓋行動、“全民城管”行動、“強基礎、轉作風、樹形象”專項行動。依托數字化城市管理平臺,實現城市管理網格化,推進城市精細管理、精準管理、智慧管理,提高城市管理效率和執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