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父親常年義務清掃樓道,還自費更換樓道燈泡;怕老人累著,兒子近年來接過了父親手中的掃帚;樓道里半夜起火,周潔與丈夫不顧危險幫助鄰居緊急避險……周潔一家就是我們身邊的普通鄰居,但有了他們的熱心腸,周圍的人都感到妥帖而舒服。
熱心的公婆
“我公公和婆婆都是退休教師,人特別好!”說起家人,42歲的周潔第一句話就是夸公婆。
周潔一家是文廟街道新城北街社區居民,公公今年72歲,婆婆71歲。一家人是當地老住戶,只要看到樓道臟了,公公就會自帶工具打掃。樓道里的感應燈使用頻率高,燈泡難免損壞,公公便自費買來一盒燈泡,樓道燈泡一不亮,老人就及時更換。
近兩年,公公上了年紀,爬高上低不安全,周潔的丈夫便接過父親手中的“接力棒”,承擔起打掃樓道衛生的“工作”。周潔家附近有小學和中學,學生上下學都要經過一條巷子,而巷子里有家換煤氣罐的店鋪。公公想到孩子路過巷子有危險,便將情況反映給有關部門,督促這家換煤氣罐店搬了家。
正直的丈夫
在父親影響下,周潔和丈夫也常常把別人放在心上,樓上樓下的鄰居和他們處得特別融洽。
清明節的那天半夜,周潔聞到一股焦糊味,到陽臺上查看,聽到樓下有鄰居在大喊:“著火了!”
周潔趕緊叫醒丈夫,一邊打電話報警,一邊招呼家人順樓梯下樓避險。想到半夜三更,鄰居肯定都在熟睡,丈夫不顧安危,將左鄰右舍都叫醒,招呼大家下樓避險。
下樓后,周潔的丈夫與鄰居又開始滅火,消防人員也隨即趕到,將火撲滅。火被撲滅了,樓道里全是水,鄰居驚魂未定,早已沒了睡意,周潔一家便招呼大家來家里平復心緒,周潔的丈夫則開始清理樓道。
良好的家風
周潔的婆婆也是個熱心人,她愛旅游,每次出門,都是團隊的“核心”。一次,大家到無錫旅游時,一位老同事不舒服,周潔的婆婆便留在酒店陪伴照顧,直到對方康復。
周潔在我市一商場經營著一家店鋪,有段時間,由于物業費上漲,商戶與商場間產生了一些情緒。性格爽朗的周潔既顧全商戶利益,又為商場著想,成為雙方溝通的“橋梁”,最終,雙方矛盾得以化解。
祖輩父輩的言行舉止影響著孩子。周潔的兩個兒子分別只有12歲和5歲,雖然年齡小,但他們心里裝著他人,待人接物特別懂禮貌。周潔舉例說,兒子在外用過的紙巾,從來不會亂扔,有時甚至會將廢紙帶回家。
新城北街社區干部說,周潔一家人是我們身邊可愛而平凡的好鄰居,他們自然流露的關心,就像涓涓細流,讓人心里妥帖而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