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起,我省全面實施《山西省城市生活垃圾分類規定》,普通生活垃圾的處理越發規范。但在普通生活垃圾處理之外,大件垃圾越來越成了環衛工作中的難點,成了小區里的大麻煩,舊衣柜、破沙發、餐桌茶幾等,面對這些“大塊頭”,又該如何解決呢?
“小心釘子!”“小心刺兒!”6月5日,萬柏林區千峰社區的工作人員配合環衛工人一起處理一處大件垃圾堆積點。“為了把這些‘大塊頭’清出去,可費了不少勁。”那么,被送走的“大塊頭”又去了哪兒呢?跟隨清運車,記者來到了“大塊頭”的新家——萬柏林區大件垃圾處置中心。據萬柏林區城鄉管理局副局長李治國介紹,今年3月,該處置中心投入運行,日處理能力達50余噸。“垃圾分類,后端得有處理能力,前端搞分類才能落到實處。以前,大件垃圾非常難以處理,以東社轉運站為例,只能處理普通生活垃圾,那些‘大塊頭’不僅難以壓縮,還會損壞設備……不得已,能燒的燒掉,不能燒的只能堆著。”
現在好了,萬柏林區大件垃圾處置中心作為我市首家專業處理點,有效地解決了大件垃圾處置的難題。該中心負責人白俊介紹說,大件垃圾拉回來以后,工人師傅卸車的同時會先分類,分揀出來好的電器、木板等進行拆分、修理,紙張、塑料、金屬等可貨幣化處理,重新制成的桌椅、板凳、柜子等,免費用于福利院及公共場所。無法回收利用的再通過雙輪粉粹機處理。“機器中有一個磁選系統,可將螺絲、釘子等金屬類物品分離出來。”用不了兩三分鐘,一件“大塊頭”就被吃干榨盡了,所得廢料有的當作肥料,有的成為燃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