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10日,婁煩縣馬家莊鄉羊圈溝新村,135間農家小院整齊排列,柏油路、路燈、水電、小廣場等配套設施一應俱全,這是133名羊圈溝村人入住的新家,也是該縣易地扶貧搬遷的一個縮影。
“十三五”期間,婁煩縣在轄區6個鄉鎮25個自然村實施易地扶貧搬遷項目,采取回購存量房、統規自建和分散搬遷三種搬遷方式搬遷安置1672戶4105人,其中,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959戶2570人。

近年來,婁煩縣委、縣政府堅持以脫貧攻堅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聚焦“一方水土養不好一方人”問題,把深度貧困自然村整體搬遷作為最緊迫的政治任務,目前規劃回購、建設的9個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已全部竣工,建設安置房1344套,總投資2.5億元。

“搬遷是手段、脫貧是目標”,婁煩縣在異地搬遷的同時大力發展后續配套扶持產業,幫助貧困群眾增強自我“造血”功能。配套光伏、養殖種植、勞務輸出、扶貧車間、古村落旅游……一系列產業扶貧項目落地,成為群眾就地就業的長遠之計。
記者從婁煩縣扶貧開發辦公室了解到,下一步該縣將從加快產業培育發展、創新社區服務管理、強化問題整改落實、完善制度加強考核四方面著手,切實鞏固和發展好易地扶貧搬遷的成果,確保群眾真正實現搬得出、穩得住、能發展、可致富。
(責編:鄢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