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视频91,日韩脚交footjobhdboots,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观看 ,久久久久电影

您當前的位置 : 太原新聞網(太原日報報業集團) >> 新聞縱橫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決戰完勝 脫貧攻堅】昂起產業扶貧的“龍頭”

——我省構建產業帶貧益貧利益聯結機制鞏固脫貧成效

來源:山西日報 作者:李全宏 2020年07月06日 09:12

  發展產業是貧困人口穩定脫貧的根本途徑和長久之策,扶貧龍頭企業是產業扶貧的生力軍。近年來,我省高度重視扶貧龍頭企業培育,立足資源優勢,加快發展特色產業,扶貧龍頭企業在產業扶貧方面發揮了應有的作用。今年4月,我省出臺《關于健全完善產業帶貧益貧機制的指導意見》,統籌戰“疫”戰貧、促進貧困群眾穩定增收,也進一步強化了扶貧龍頭企業的帶貧益貧效果。

  完善帶貧機制  確保“帶得穩”

  “莫道農家無寶玉,遍地黃花是金針。”

  仲夏,大同市云州區又進入一年一度的黃花采摘季,田野上到處都是人們忙碌的身影。“這幾年,我們村共種植黃花1500畝,目前全部進入盛產期,有了三利公司做后盾,我們村民種黃花放心,不怕沒銷路。”西坪鎮賀店村的貧困戶謝文說。

  謝文說的“三利公司”是云州區三利農副產品有限責任公司,該企業通過“基地+農戶+公司”一體化經營機制,與全區10個鄉鎮的2.1萬戶農民簽訂種植、收購合同,有效帶動了廣大農民脫貧致富,是一家面向農村,帶動貧困群眾增收的省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也是省級扶貧龍頭企業。

  為從根本上破解產業扶貧到村到戶不夠精準問題,保障有勞動能力的貧困人口穩定脫貧,我省扎實推進“一村一品一主體”,按照貧困村有脫貧產業、有帶動主體、有合作經濟組織,貧困戶有增收產業項目、有勞動能力的有技能的“五有機制”推動產業扶貧。目前,全省5633個貧困村都確立了“五有機制”,以各種形式參與產業扶貧的企業有近3000家。

  近年來,我省各地扶貧龍頭企業和專業合作社,大膽探索,創新利益聯結機制,通過“公司+”“合作社+”“土地入股”“金融扶貧”“托管經營”等形式,產業扶貧模式實現多樣化,帶動特色農產品升級換代,經營主體帶貧益貧效果日益凸顯。
     今年4月出臺的《關于健全完善產業帶貧益貧機制的指導意見》以“帶貧”為核心,以“減貧”為目標,進一步完善了產業扶貧的“五有機制”,以延伸產業鏈、提升價值鏈、構建脫貧鏈,建立更加穩定的利益聯結機制為目的,推動扶貧產業的良性可持續發展,提升產業扶貧的質量成色,帶動貧困群眾持續穩定增收。

  拓展聯結方式  確保“帶得準”

  王建福是榆社縣河峪小米專業合作社的理事長,這幾天走東家串西家,正忙著和當地農戶簽訂新一年的谷子收購協議。

  發展“訂單農業”,帶動農民增收。王建福介紹,河峪小米專業合作社與農戶簽訂種植合同,為農戶提供種子、肥料、技術、產品銷售等服務,既保障了農民合法權益,又保證了合作社優質原料供應。收購價格采取保底合同價和市場價相結合的原則,市場價高于合同價時,以收購價高于市場保護價0.4元/公斤進行收購,確保了農民收益穩定。

  2019年,該合作社以云簇、河峪、北寨為主,采取訂單模式,與貧困村農戶簽訂訂單種植合同1.5萬畝,涉及種植戶679戶,其中貧困戶343戶,收購貧困戶谷子307.65噸,畝均純收益1260元,貧困戶戶均收入3800元左右。

  在產業扶貧實踐中,我省組織龍頭企業依托自身優勢,因人因戶施策,通過務工就業、訂單生產、生產托管、產品代銷、資產租賃、保護價收購等方式,建立契約型、股權型聯結機制,探索產業扶貧利潤分配模式,多渠道促進貧困群眾穩定增收。
     省扶貧辦二級巡視員張偉勤解釋說,各類涉農經營主體,把貧困戶組織起來,抱團增實力、抱團闖市場,推廣訂單收購和股份合作、保底分紅、利潤返還等更緊密利益聯結機制,讓貧困群眾分享產業發展各環節的紅利。

  支持做大做強  確保“帶得久”

  6月24日,走進山西天汁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濃郁的沙棘酸香味撲面而來,工人們正有條不紊地在自動生產線上進行灌裝、分揀和裝箱等工作。“我們的產品原汁原味、酸甜可口,得到了消費者的認可,銷量不斷看漲。”公司負責人閆巍巍對記者說。

  閆巍巍原來以網絡銷售沙棘汁飲料為主,隨著生意的擴大,萌生了自己生產飲料的想法。在當地農業、扶貧和金融等部門的支持下,于2017年成立集沙棘種植、采摘、研發、加工、銷售于一體的山西天汁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采取“公司+基地+農戶”的方式,流轉土地種植沙棘,農戶既可享受土地租金,還可賺取薪金,帶動160多名貧困人口增收。

  實施產業扶貧,要因地制宜發展特色農業,從“特”和“優”出發,做大做強市場主體。近年來,我省把產業發展作為脫貧攻堅的重要抓手,多方面予以支持,促進各類農業產業化企業的發展,有效帶動貧困群眾穩定增收。

  政策優先傾斜龍頭企業。去年8月省政府出臺了《扶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發展若干政策》,對企業投資項目獎補、高學歷人才補助、省級示范聯合體建設、企業貸款貼息等方面制定了10條扶持政策,建立起科技、金融、人才、流通、政策為一體的產業發展保障體系。

  項目優先布局貧困地區。去年實施的30個重大農業標桿項目中,有12個項目布局18個貧困縣,總投資19億元。今年的35個項目中,有10個項目布局9個貧困縣,項目投資9.51億元,發揮產業集聚優勢,進一步帶動貧困縣產業發展水平。

  資金優先支持帶貧主體。2016年以來,連續5年下撥的農業資金貧困縣占比超過30%,并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長。今年省農業農村廳單列扶持龍頭企業專項資金1.2億元,預計可支持貧困縣龍頭企業近70家,資金達到6000萬元。在金融支持方面,省農業農村廳今年幫助61家農業企業爭取低息貸款超過15億元,其中貧困縣龍頭企業20家,獲得低息貸款近4億元。
    省扶貧辦產業站站長張臨陽介紹,2018年以來,我省各地依托農業資源稟賦優勢,分級培育幫帶主體,形成了省、市、縣三級扶貧龍頭企業帶貧益貧的局面。這些企業發揮引領作用,做給農民看、教會農民干、帶著農民賺,把產業留在了鄉村,把就業崗位留給了農民,把產業增值收益留給了農民。

(責編:張詩陽)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宁海县| 察哈| 汝城县| 常山县| 信阳市| 府谷县| 麻栗坡县| 得荣县| 无棣县| 鲜城| 新巴尔虎右旗| 陆河县| 威信县| 开鲁县| 柘荣县| 隆林| 什邡市| 子洲县| 金阳县| 五华县| 兴义市| 枣庄市| 绥芬河市| 新巴尔虎左旗| 潼南县| 嘉兴市| 双柏县| 巴林左旗| 荃湾区| 弋阳县| 丁青县| 大庆市| 息烽县| 波密县| 清苑县| 顺义区| 秦皇岛市| 高清| 浪卡子县| 黔江区| 峡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