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视频91,日韩脚交footjobhdboots,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观看 ,久久久久电影

您當前的位置 : 太原新聞網(太原日報報業集團) >> 綜合新聞

幸福的歌兒唱起來

——西山煤電馬蘭礦工會服務職工紀事

來源:太原日報 作者:李曉并 賀芳芳 2020年07月12日 18:53

  “馬蘭花,馬蘭花,風吹雨打都不怕。勤勞的人在說話,請你馬上就開花……”這是馬蘭礦職工張鵬最喜歡的一首兒歌。張鵬祖籍四川,跟著姥姥、姥爺扎根馬蘭礦,算是“礦三代”。他說,歌里唱的就是幸福、勤勞的馬蘭礦人。

  雖然地處偏僻,卻如世外桃源般溫馨。在馬蘭礦,走到哪里,都能看到人們的燦爛笑容。在這里,“礦工之家”提高了職工幸福指數,“愛心家政”解除了職工后顧之憂,多彩的文體活動,豐富了職工的精神家園……

  留在井口的愛

  6月26日,上午8時。建在井口的“礦工之家”飄出濃濃的粽香味,第一批升井的礦工陸續走來。

  “聞著味兒了,是我最喜歡的紅棗江米粽。”綜采三隊礦工張向軍高興地說。

  “還有我們家鄉的咸肉粽。”掘進一隊礦工幸守仁的老家在湖南,來山西20多年了,還是忘不了家鄉的味道。

  礦工們邊聊邊接過餐盤,里面放著粽子、包子、雞蛋、小菜,還有拌湯、豆漿、小米粥等可供選擇。

  “礦工之家”讓礦工們在升井的第一時間吃上熱乎可口的飯菜。這里,既有川菜、湘菜,也有晉菜、東北菜,還有上海、江蘇等地的江南甜品菜系,“我們的職工來自五湖四海,飲食口味差異很大,我們盡最大可能滿足職工的口味需求。”馬蘭礦女職工委主任鞏麗說。

  “礦工之家”大班長趙月英是在這里干得時間最長的礦嫂,雖然工資不高,卻忙得不亦樂乎,她和20多名礦嫂早已把這里當成了自己的家,打理好升井礦工的吃喝,是她們最開心的事。

  架起幸福橋梁

  設在馬蘭礦工會的愛心家政服務部和居家養老服務中心,一頭牽著困難職工的就業需求,另一頭掛著在崗職工的家政需求。

  保衛科職工尚向宇,因工傷不能從事重體力勞動,生活陷入困境。去年,他的妻子許朝霞在愛心家政服務部搭建的培訓平臺學習,如愿拿到了月嫂資格證書。如今,許朝霞做月嫂已經一年多,每月3000多元的收入使生活狀況大為改善。

  80多歲的退休職工卿上計3月份摔了一跤,股骨頭摔裂。因子女不在身邊,日常生活成了問題。“老人的子女找到我們,希望能幫忙找一個養老護理員。”愛心家政服務部工作人員王樹英介紹,貧困職工郭香連性格好、做飯也好,上門服務一個月,卿上計和他的兒女都十分滿意。

  “愛心家政”是馬蘭礦工會解困脫困的創新之舉,成立8年,已為困難職工創收60余萬元。居家養老服務中心成立6年,服務金額達26.37萬元。

  建在心靈的“家”

  “來,掌心并攏跟我一起搓,手心對著手背來回摸……”馬蘭礦工會干部、舞蹈協會成員馬曉偉怎么也沒想到,這段時間他竟然成了礦上的“網紅”。他參與編排的“洗手disco”受到了廣大職工的熱捧。

  疫情發生以來,舞蹈協會編排了各種節目,到井口、班前會、車間慰問演出。這是礦文體協會開展職工文體活動的縮影。

  “礦區生活著4000多名礦工、兩萬多名家屬,豐富職工的文化生活尤為重要。”馬蘭礦工會副主席王靜介紹,他們成立了美術、書法、攝影、太極拳、乒乓球、羽毛球、健美操等14個文體活動協會,各協會吸收符合要求的會員并積極開展輔導、交流及展示活動。

  馬蘭礦有一個馬蘭花合唱團,曾獲得我省第十三屆三晉之春合唱比賽二等獎,還代表我省參加中部六省合唱展演并獲長城獎。“協會成員都是礦工和礦嫂們,每周我們會邀請專業老師授課。”王靜說。

  馬蘭礦工會多年來在職工文化建設中堅持做到“1134”,即一年出版一期《馬蘭花》文藝期刊,一年舉辦一次籃球賽,3年舉辦一次職工運動會,4年舉辦一次職工文化藝術節。這些,成為每一名馬蘭礦職工心中最有意義的回憶。

  如今的馬蘭礦人,就像那首歌里唱的,日子幸福、甜蜜……

(責編:鄢妮)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全椒县| 通榆县| 定安县| 楚雄市| 赫章县| 安塞县| 交城县| 萝北县| 涞源县| 石首市| 炉霍县| 孝感市| 龙山县| 彩票| 黄平县| 光泽县| 永和县| 沾化县| 安泽县| 建宁县| 兰州市| 离岛区| 高淳县| 石城县| 右玉县| 赤壁市| 蒙城县| 连云港市| 临沭县| 嘉鱼县| 突泉县| 泾川县| 菏泽市| 太湖县| 水富县| 五河县| 高清| 穆棱市| 大关县| 左贡县| 隆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