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此中國共產黨成立99周年之際,為了更加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西重要講話精神,“要千方百計鞏固好脫貧攻堅成果,接下來要把鄉村振興這篇文章做好,讓鄉親們生活越來越美好”,為進一步了解中陽縣脫貧攻堅的成果,7月11日清晨,省城媒體記者、攝影師一行從太原出發,前往呂梁中陽縣進行由完美(中國)有限公司山西分公司舉辦的為期兩天的創作采風活動。

圖為采風團在神圪垯村合影留念
此次活動邀請的均是省城各行各業的精英人士,與完美公司的工作人員先后前往了柏洼山、神圪垯村、龐家匯剪紙村、關上紀念碑、車鳴峪兵工洞以及弓陽移民新村多個地點創作采風。

圖為柏洼山景區的特色松柏
柏洼山位于中陽縣城東五公里處,洼內松環柏抱之中有一處依山而筑的古建筑——龍泉觀,距今至少已有八百余年的歷史。山上建筑可分為昭濟圣母廟建筑群和真武廟兩組,共有殿堂樓閣60余間,占地面積達3000余平方米。柏洼山中還有許多古松柏,諸如龍爪松、鳳尾松、迎客松、望客松、鎮山柏、千歲柏、萬壽槐,以及更多的無名古松柏,千姿百態。

圖為神圪垯村村貌
神圪垯村面積3.2平方公里,分為神圪垯、背坡、麥地墕3個村民小組。全村人口141戶、365人,建檔立卡貧困戶和貧困人口為63戶156人,2017年實現了整村脫貧。2017年以來,神圪垯村以“一種信仰,二栽理想,三權分置,四業興旺”的總思路,布局啟動了以鄉村旅游牽頭的“四大產業”,即“旅游+創新型農業產業、旅游+文化教育產業、旅游+體育產業、旅游+健康養生產業”。通過兩年多的艱苦努力,神圪垯成為中陽縣鄉村振興戰略示范村、呂梁市美麗宜居鄉村示范村、呂梁市鄉村旅游示范村、山西省旅游扶貧示范村,現申請山西省3A級鄉村旅游示范村。

圖為山西槍彈廠第二車間兵工洞舊址
車鳴峪兵工洞1966年5月12日開工建設,總投資1344萬元,職工總數1884人,主要生產7.62毫米機、步槍彈,年生產子彈一億發,是當時重要的槍彈供給基地之一。

圖為學習剪紙的婦女
龐家會村文化底蘊十分深厚,村內有生長了二千多年的縣級重點保護文物—神華(大槐樹),有歷史悠久、影響廣泛的正月十五黃河陣,特別是剪紙藝術在國內享有極高的聲譽,2006年山西省首批32項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里唯一的民間美術--中陽剪紙。

圖為中陽黑木耳種植基地生產的木耳
2018年,中陽縣與黑龍江東寧市溝通引進東北黑木耳項目,經木耳專家實地勘察土壤、氣候、溫度、水樣以及地理環境后,在車鳴峪鄉通過日光吊袋、地栽兩種模式試驗示范種植黑木耳5萬袋,獲得成功。

圖為弓陽移民新村全貌
弓陽移民新村建于風光優美的上頂山腳下,建筑用地80畝,共建成特色移民房122套,安置晉州營、王山底等7個自然村225戶609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150戶402人,同步搬遷戶75戶207人。移民新村于2017年5月正式動工,僅8個月時間全部建成完工,移民戶全部搬遷入住。移民新村按照依山而建、錯落有致的總體思路設計布局,依托周邊豐富的旅游資源和文化資源,著力打造獨具特色的旅游新村。

圖為美麗的弓陽移民新村
邊行走,邊感知,大伙與干部群眾交流,從不同的角度,用圖片、視頻記錄下中陽縣新農村的改造和建設。每到一處,大家都認真聽村委書記的介紹,詢問當地村民,了解當地特色。媒體記者、攝影師們對中陽縣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加快宜居美麗鄉村建設、發展特色產業的舉措紛紛表示贊賞。

人與自然和諧相處,下山途中路遇無人照看,自由放養的牛群
中陽縣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亮點多、有特色,此次活動的開展將引領更多人走進中陽、了解中陽,發展鄉村旅游,實踐好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