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古交市公安局舉行了基層社會治理采風行活動,來自中央、省、市32家新聞媒體負責人和記者50余人參加了活動。上午10時,媒體團來到古交市公安局東曲派出所,實地探訪了東曲派出所“三零”單位創建、“四個鐵一般”隊伍建設、“楓橋式公安派出所”創建等工作情況。

“三支隊伍”巡邏群防群治
創新工作方法,了解掌握轄區內存在的各類不穩定因素,及時落實穩控措施,為化解矛盾糾紛提供有力保障。東曲派出所大力加強“紅袖標”巡邏隊伍、“4050”人員、單位保衛組織組成的“三支隊伍”群防群治組織建設,實行網格化管理,協助派出所開展發現、化解矛盾糾紛工作,做到“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對排查出來的矛盾糾紛,主動調處,努力做到矛盾不上交、事態不升級。派出所與社區、村委聯手,對因漏水、噪音、采光等問題引發的鄰里糾紛,快速到場,快速調解;邀請退休老民警、老黨員、老教師等群眾信任、有威望的人員,參與家庭、鄰里矛盾調解;會同法檢、司法所、律師志愿者,對重大疑難案事件開展聯調聯處,并開展法律常識宣傳,為群眾提供法律咨詢服務,努力把問題解決在現場,把矛盾消滅在萌芽。

“傳統+科技”手段守護平安
按照“打防結合,重在防范”的工作思路,充分發揮民警、協警的能動性,由派出所協調村居干部、治安積極分子組成群防群治隊伍,結合轄區特點、人口現狀、場所行業和治安復雜程度等實際情況,細致研究制定警情防控工作方案,明確工作職責、巡邏防控區域和路線,全面推行“屯警街面、車巡步巡、動態備勤、動中處警”的巡邏方式,將所內有限的警力擺在重點位置,切實提升轄區群眾見警率、見燈率。
另外,全力開展智慧小區建設,在傳統小區人防、物防基礎上,指揮部小區通過應用先進的互聯網技術和智能防范工具進行有利于犯罪預防和打擊的改造,通過安裝車牌抓拍、人臉識別、人像比對、邊界抓拍等智能系統,形成信息采集的虛擬截圖,真正實現了“人過留影、車過留牌”,為小區筑起了一道無形的平安防護墻。

“一網通、一次辦”方便群眾
全力宣傳推進山西公安“一網通一次辦”服務群眾、服務企業平臺,“晉治安”APP平臺及太原公安掌上警務室平臺,建立常態化警民互動溝通渠道,讓更多群眾了解和享受“馬上辦、網上辦、就近辦、一次辦”的便利服務,有效提升了群眾的幸福感和滿意度。
結合轄區特色和群眾實際需求,推出了預約式、延時式、上門式“三式”便民服務舉措,對前來辦事的群眾提供延時、錯時、預約服務,對社區困難戶,殘疾人家庭、孤寡老人開展上門服務,在接處警和巡邏工作中救助走失群眾,幫助群眾解決矛盾糾紛和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法律問題,入戶走訪開展防范宣傳和溫馨提示,切實用服務防范各類案件發生,極大提升了人民群眾的滿意度、獲得感。
全媒體記者黨三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