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生態環境廳認真落實《山西省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正面審批清單》 ,積極推進環評豁免管理和告知承諾制審批改革。7月20日省生態環境廳消息,今年以來,全省有近600個項目享受環評豁免政策,為推動企業高質量轉型發展提供有力支持。
按照《山西省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正面審批清單》,實施環評豁免管理主要是對照《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分類管理名錄》(以下簡稱《名錄》),對關系民生且納入《固定污染源排污許可分類管理名錄(2019年版)》實施排污許可登記管理的相關行業,以及新能源、城市道路、城市管網等基礎設施,學校、加氣站等社會事業與服務業,農副食品加工業,不涉及有毒、有害及危險品的倉儲、物流配送業等15大類40小類行業且不涉及環境敏感區的項目,實行豁免環評手續辦理。
同時,還將環境影響總體可控、受疫情影響較大、就業密集型等民生相關的《名錄》中20大類51小類行業,納入環評告知承諾制審批改革范圍,涉及我省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鐵路、公路等交通運輸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等機械制造業,研究和試驗發展,旅游開發等社會事業與服務業、生豬養殖等畜牧業、河湖整治等領域。此外,還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急需的醫療衛生、物資生產、研究試驗等三類建設項目,分類采取豁免或承諾制應急服務保障政策。據統計,《清單》實施以來,全省已有182個項目享受了告知承諾制審批政策,近600個項目享受了環評豁免政策。同時,通過進一步簡化審批程序,為建設單位壓縮70%左右的審批和登記時間。省生態環境廳相關負責人表示,隨著《清單》規定的措施不斷落實,全省將有8000多個項目可享受環評豁免政策,占全省備案項目的70%左右;將有860多個項目享受環評承諾制改革政策,占全省項目環評審批的15%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