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77年,我出生在一個普通的家庭,父母都是農民,生活樸素,有著善良、勤勞的傳統美德。我有三個姐姐,一個哥哥,就在這樣一個貧窮而溫暖的七口之家,我健康、快樂地長大了。在父母的影響下,我從小就養成了勤勞樸素、不怕吃苦的習慣,勇于奮斗和挑戰自我。

1983年,我開始上小學,臨上學前母親教育我,咱家今天的生活來之不易,一定要好好珍惜,將來一定要有出息。母親慈祥、勤勞,在生活中也非常積極、樂觀,無論遇到什么困難,都能快樂地去面對,認真地去解決。只要有母親在,家里就永遠充滿陽光。我想,母親的優點或多或少也傳給了我,讓我能在以后的學習和工作中,積極勇敢地去面對每一次挑戰!
1988年,上初中的我漸漸長大懂事了。我深刻地認識到,將來一定要努力為家庭減輕負擔,給父母一個好的晚年生活。雖然我只上了一個普通的初中,但我從不氣餒,也不怨天尤人,而是更加努力地學習。1993年,我順利考入高中繼續學習,十六歲的我對生活充滿期望。高中三年,不管在學習還是生活中,我仍然十分努力,因為我深刻認識到,普通農民家庭出身的我,只有努力學習,才能改變自己和家庭的命運。
經過高考的歷練,我在1996年考入了山西煤炭職業技術學院電子系。在大學學習期間,我深刻感受到了自我知識的貧乏,所以經常到圖書館“充電”,提高知識儲備。緊張又快樂的大學生活很快就結束了,我迎來了一次非常重要的人生轉折。天真的我以為能順利就業,但是事與愿違,單位的大門并沒有向我敞開,畢業的我就面臨失業,只能待業在家。那段時期,仿佛全世界只有自己頭頂一片烏云,腳踏一方泥濘,未來何去何從,心中沒有一絲方向。
“生活在關上一扇門的同時,一定會為你打開一扇窗”,這句話發生在了我的身上。就在自己毫無人生方向的時候,二姐為我打開了一扇窗戶,她把完美帶給了我們,從此我開始了創業之路。
十八年的風風雨雨,讓我經歷了很多,也深刻感受到了中國經濟的騰飛,百姓生活質量的提高。從20多歲的小伙,到步入不惑之年,我在這些年最大的收獲是健康,最多的感悟是感恩,感謝父母給我積極正能量,感謝老師的培育,感謝愛人的不離不棄,同時感謝伙伴的信任,讓我有信心也有時間去創造更好的未來!
今年的疫情,讓我又一次有時間去思考人生和未來。通過這段時間的學習和工作,我有以下幾點體會和大家分享:
一、對于危機的理解,“?!笔切盘?,是外界的,自己決定不了的,“機”是機會、機遇,是自己可以把控的。而有些人往往只看到了“危”,而沒有看到“機”。對于我們每個人而言,要在“機”這里去動腦筋、想辦法。
二、就市場來講,長遠的眼光很重要?!把蛉盒笨吹降氖茄?,但如果是牧羊人呢?牧羊人看的不是羊,是草地,只要有大量的草,那么未來還怕羊少嗎?我們的市場也是這樣,現在市場上有很多關注健康問題的消費者,需要大量的專業人員提供健康服務,只要大家認真做好服務,我想未來會有更多的消費者認可我們,市場也會越做越大。
三、要認真提升自我,有時候不是市場不好做,而是缺乏專業人才。所以,我們在行業中一定要不斷地提升自己,這樣才能獲得更多消費者的認可和信賴。
未來一定是美好的,最后我用一句話來和大家共勉:栽一棵樹最好的時間是十年前,其次就是現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