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3日,古交市桃園街道李家社村的“幸福小院”里,五間紅磚大瓦房已經整齊地建起來,幾位工人正在院子里硬化地面。村里的困難戶趙金財站在一旁心里樂開了花:“真是做夢都想不到,這個月我就能住上新房子!”為著力解決困難群眾的住房問題,古交市通過對幫扶對象精準摸排、動態走訪,近期相繼為11戶困難群眾新建、修繕了住房,切實改善了困難群眾的居住環境。
桃園街道李家社村康虎維、康希沙、趙金財等3戶困難群眾的房子破舊存在安全隱患,個人卻無力維修。街道黨工委和李家社村委會決定,建一處“幸福小院”安置這樣的困難群眾。街道廣泛發動轄區企業,很快籌集到5萬元資金和5萬塊建筑用磚。李家社村委會負責人介紹,“幸福小院”預計9月底可完工,160多平方米的院子里建有五間住房,水電暖配備齊全,可安置5戶困難群眾。
岔口鄉新房村的困難群眾王開忠的妻子和兒子都是智力殘疾,沒有勞動能力,一家人僅靠低保維持生活。岔口鄉政府積極協調,為王開忠一家申請危房資金補助,幫扶工作組為其資助了10噸水泥,新房村村委會出工出力,用一個月的時間,給王開忠一家建起了堅固明亮的新房子。
岔口鄉關頭村的困難戶張全明家只有一間破舊的窯洞。鄉政府、村委會和村民齊心協力,一起幫助張全明蓋新房,目前房屋已經初步建成,不久便可入住。
古交市“大幫扶、大走訪、大服務”活動領導組辦公室負責人介紹,去年11月份,古交市委、市政府在調研走訪的基礎上,組織開展了“大幫扶、大走訪、大服務”活動,號召市直部門、條管單位黨員干部參加、駐地企業參與,與困難群眾進行結對幫扶,并建立了常態化幫扶機制。今年以來又進一步細化、優化幫扶舉措,兜底解決群眾實際困難,實實在在地提升了困難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