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一次的全國人口普查工作將于今年展開,普查標準時點為11月1日零時。9月18日,從市政府新聞辦召開的太原市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新聞發布會獲悉,目前,全市共劃分1472個普查區、22970個普查小區,選聘普查員和普查指導員2.7564萬人,10月11日摸底工作正式開始,11月1日正式入戶登記。
關于普查登記中涉及您的一切信息,請社會公眾放心,人口普查將嚴格按照規定,全流程加強對公民個人信息的保護。
◆查什么?
普查對象為標準時點在我國境內的自然人以及在境外但未定居的中國公民,不包括在我國境內短期停留的境外人員。普查主要內容為人口和住戶的基本情況,包括:姓名、公民身份證號碼、性別、年齡、民族、受教育程度、行業、職業、遷移流動、婚姻生育、死亡、住房情況等。
普查主要目的為全面查清我市人口數量、結構、分布、住房等方面的最新情況,為制定和完善未來我市收入、消費、教育、醫療、社保、養老、文化、就業等政策措施提供基礎保障,也為我市教育和醫療機構布局、兒童和老年人服務設施建設、工商業服務網點分布、城鎮住房供給、城鄉道路建設提供決策依據。
查清人口數據,準確把握人口發展變化的新情況、新特征和新趨勢,將為編制我市“十四五”規劃,確定“十四五”時期人口以及經濟、社會、文化發展目標和政策措施,推動我市經濟高質量發展,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全國區域中心城市提供強有力的支持。
◆怎么查?
普查采用全面調查的方法,以戶為單位進行登記。普查采用按現住地登記的原則,每個人必須在現住地進行登記,普查對象不在戶口登記地居住的,戶口登記地要登記相應信息。普查登記包括入戶詢問、當場填報,或由普查對象自主填報等。
普查數據采集原則上采用電子化的方式,由普查員使用電子采集設備(PAD或智能手機)登記普查對象信息并聯網實時上報,或由普查對象通過互聯網自主填報。
在前期戶口整頓工作中,已通過上門入戶核對、電話、微信等方式,對戶籍信息進行了核實。人在外地的情況下,可通過電話等方式核對,如果已回到我市,可帶上戶口簿到戶籍地派出所找社區民警核對,也可在戶籍窗口核對。如果文化程度、婚姻狀況發生變化,請一并帶上畢業證、結婚證維護戶籍信息。
◆有啥不同?
與前六次人口普查相比,第七次人口普查有四個顯著變化。
首先,增加公民身份證號碼的采集填報,以公民身份證號為唯一標識符,這是普查內容最核心的改變,實現普查數據與部門行政記錄等其他數據源的關聯打通。
其次,允許普查對象通過智能終端和便捷的小程序聯網自主填報。
再次,普查員使用電子設備采集數據。數據采集手段從紙質采集、逐級上報改為電子設備采集、實時上報。
最后,加大對行政記錄和大數據的應用。使用公安、衛健、人社等更多部門數據作為普查登記的參考。將普查登記數據與部門個體數據進行比對,解決現場登記中人口的漏報問題。探索使用移動等大數據輔助評估現場登記數據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