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東中環北延二標段的施工現場,400噸履帶吊“拎”起一節重達33噸的鋼拱,緩緩上升至高空,架設在東中環北延上跨北澗河景觀橋的主拱上,嚴絲合縫地與兩邊鋼拱貼合。至此,這個太原第一座非跨汾河景觀橋的主拱成功合龍,標志著大橋主體結構基本完工。
由中交一公局三公司承建的這座立交橋位于東中環北延和北澗河快速化改造交叉點,為單拱斜跨反對稱索面斜拉橋,總長646米,單拱高90米,相當于30層樓的高度,橋面為雙向六車道,建成后將成為太原地標性建筑。
該橋屬于特大型橋梁,受地形地貌制約,沒有足夠作業面,2臺400噸、3臺120噸吊車只能交叉配合施工,施工困難極大。而且,大橋本身工藝復雜,按照施工方案,支架搭設高達80余米,同時該橋為單拱斜跨反對稱索面斜拉橋,在太原市屬罕見,也為施工增加了難度。
項目經理富錚介紹,項目部在保證安全和質量的前提下爭分奪秒,嚴格做好施工方案評審,整合各方優勢資源,從開始搭設支架到23節鋼拱吊裝完成僅用45天,確保了上跨北澗河橋主拱的順利合龍。該項目預計11月底可完工通車。
(責編:馬騰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