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视频91,日韩脚交footjobhdboots,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观看 ,久久久久电影

您當前的位置 : 太原新聞網(太原日報報業集團) >> 新聞縱橫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更好的日子在后頭

——平魯區脫貧攻堅一線見聞

來源:山西日報 作者:任永亮 2020年11月20日 09:15

  從春到夏,從秋到冬,朔州市平魯區下木角鄉井兒上村的村民們忙得不亦樂乎。

  17戶村民在村委會主任陳繼武的帶領下,在村邊閑置的土地和山上的荒地上栽種蘋果、榛子等經濟林木,每戶光是果樹種植就增收4000元以上。貧困戶有了這樣的增收項目,才能鞏固脫貧成果,真正實現小康。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黨員干部作為脫貧攻堅的重要外部條件,起著帶頭拉動作用;而群眾作為脫貧攻堅的主體,其內生動力至關重要。在平魯區,有為擺脫貧困而不懈奮斗的普通群眾,通過自己的勞動改變命運,也有在脫貧攻堅一線發揮示范作用,帶領著鄉親們共同奔小康的共產黨員,他們正用汗水和激情描繪出一幅幅壯美的脫貧畫卷。

  六百戶村的新打算

  平魯區鳳凰城鎮六百戶村,土地貧瘠,再加上缺少可供開發利用的資源,一直沒有走出貧困。如何破解困局、脫貧致富,成了橫在六百戶村鄉親們心頭的一道坎。

  精準扶貧為六百戶村帶來了新的機遇。現年65歲的老黨員李儒,不僅是六百戶村的村委委員,還是海生種植專業合作社的當家人。帶領村民脫貧致富,李儒和六百戶村“兩委”班子思路清晰,通過發展特色種植和鄉村旅游來提振村民信心,走出一條脫貧致富的新路。

  以海生種植專業合作社為平臺,李儒帶領鄉親們擴大特色種植規模,種植莜麥200畝、油菜240畝、玉米200畝,并興建了面積50余畝的杏園,栽種杏樹2000株。僅此一項,每人每年就可增收850元。去年3月,六百戶村被評為省級旅游扶貧示范村。在駐村扶貧工作隊的幫助下,李儒和村民們在杏園的旁邊新建占地面積1200平方米的蔬菜大棚3個,建成面積240平方米的陽光板房,聘用貧困戶,為自駕游的游客提供休息和餐飲服務,拓寬了貧困戶增收致富的渠道。

  借著旅游扶貧示范村建設的良機,李儒有著更為長遠的打算,他計劃下一步吸納建檔立卡貧困戶加入合作社,激發他們脫貧致富內生動力,讓貧困戶承包剛建起的3個大棚種植蔬菜瓜果,與村民一起奔向小康。

  王日升的新生活

  脫貧攻堅戰中,貧困群眾充分發揮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在平魯區委、區政府的幫助扶持下,用勞動和智慧改變了生活。

  西水界鄉西夾道村村民王日升,一家5口人,依靠種40多畝地維持著生活。他家的兩個孩子考上了研究生,高興之余,孩子求學費用的龐大支出使他們的生活捉襟見肘、舉步維艱。

  為幫助王日升一家脫貧,駐村扶貧工作隊和村“兩委”主要負責人多次登門幫他謀劃脫貧項目。“我年輕時和父親養過牛,有經驗,還想靠養牛脫貧。”王日升說出了自己的想法。駐村扶貧工作隊和村“兩委”主要負責人幾經商議,認為王日升家是因學致貧,他和妻子都有勞動能力,可以通過區里實施的金融扶貧小額信貸政策籌措資金發展養牛產業。在駐村扶貧工作隊和村干部的幫助下,王日升用小額信貸資金購買了14頭母牛,開始發展養牛產業。2019年,王日升在自家地里種植了10余畝高產玉米,畝產達到500多公斤,玉米和秸稈成了牛的口糧。一年累計出欄10頭牛,純收入8萬多元。現在欄內還有25頭高產牛。再加上種植其他經濟作物,年純收入達到9萬多元。

  嘗到甜頭的王日升感覺自己養牛掙了錢,也積累了一些經驗,可以為村里村外有發展養牛產業意愿的鄉親上門服務,并提供種牛,這對自己、對鄉親們都是一件好事情。于是,王日升騎著他的摩托車,為有養牛意愿的鄉親上門服務。自己的種牛不僅覆蓋到全村,而且已經向外村延伸。現在,在王日升的帶動下,同村有11戶村民開始養牛,其中有4戶貧困戶,戶均發展到了20多頭牛。

  在脫貧攻堅決戰完勝的關鍵時刻,這種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是激勵貧困群眾和扶貧干部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強大精神力量。談及脫貧后的生活,王日升激動地說:“勤勞能致富,只要不懶惰,生活肯定會越來越好,養牛讓我能供起兩個研究生,有了黨的好政策,我相信,日子會越過越好!”

  合作社的新模式

  在平魯區下木角鄉邊莊村的荒山荒坡上,由燁明農牧專業合作社栽種的各種中藥材今年有了好收成。燁明農牧專業合作社是一家從事中藥材種植、良種引進及其培育、加工、銷售、技術培訓、信息咨詢的農牧合作社。

  合作社法人代表李小云,2015年畢業于成都理工大學。李小云放棄了在城市發展的機會,回到家鄉投身到帶領鄉親們脫貧致富的隊伍中。2018年,李小云參加了全省第十一期貧困村創業致富帶頭人種植經營管理培訓班,系統地學習了農牧種植養殖和管理方面的專業知識,開闊了眼界,增長了見識。2019年底,合作社建成符合GAP標準的中藥材種植基地1.88萬畝,帶動當地農戶種植中藥材2800畝,所產中藥材均由合作社訂單收購,解決了種植專業戶的后顧之憂。

  為了更好地帶動周邊村莊和貧困群眾脫貧致富,合作社在區、鄉政府幫助下,通過“土地流轉+就近農戶就業”的模式,增加貧困戶土地流轉收入和務工收入,為企業扶貧走出了一條行之有效的路子。

  下木角村的貧困戶支春業老兩口已經年過花甲,喪失了勞動能力,再加上一個有智力殘疾的兒子,生活困難。是燁明農牧專業合作社為他們一家的生活帶來了轉機,合作社先后以不同期限流轉他家東甲灣耕地55.6畝、蘆草地13.7畝,每年流轉費用13449元;下木角村貧困戶張兵,因供養子女讀書和自己身體等原因,生活困苦,合作社以不同期限流轉他家東甲灣耕地8.9畝、下坪耕地5.2畝,每年流轉費用3340元。張兵夫妻二人還被合作社錄用為員工,兩年掙得工資10萬余元,徹底告別了貧困,走向了新生活。

  好日子沒有終點,下木角鄉更好的日子還在后頭。

(責編:鄢妮)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澳县| 邢台县| 盐池县| 永寿县| 永兴县| 万盛区| 安徽省| 黄浦区| 扎兰屯市| 应用必备| 濮阳县| 东乡县| 南川市| 融水| 抚松县| 内黄县| 高密市| 博罗县| 吴旗县| 邢台县| 博客| 盐津县| 青川县| 金堂县| 光山县| 南丰县| 岫岩| 长沙市| 延庆县| 博兴县| 景东| 铜陵市| 庆云县| 峨眉山市| 土默特左旗| 平顶山市| 固安县| 太保市| 和静县| 威信县| 夏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