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補貼一年3.5億元,人才公寓預計新建1300多套,對科技創新團隊給予最高1000萬元支持……連續3年,太原每年拿出10億元人才專項資金和10億元科技專項資金用于人才事業。如今,太原正以開放的姿態“攬天下英才”,以重視人才、尊重人才、優待人才、服務人才的實際行動,匯聚更多優秀人才,為太原在轉型發展上率先蹚出一條新路,提供更加堅實有力的人才支撐。
從3378萬元到3.5億元
生活補助、租房補貼,乃至學費補貼……自2018年以來,我市開始對來并工作的人才進行補貼。其中僅生活補貼一項,全日制博士研究生每月5000元,全日制碩士研究生每月3000元,全日制本科生每月1500元。此外,各類人才還可獲得不等的租房補貼。消息一傳出,立刻引起了全國各類人才的關注。 “我知道這個消息后,就決定回太原工作了。”邊佩鮮這樣告訴記者。2018年,山西學子邊佩鮮從清華大學畢業后,入職太原市工信局。2019年9月掛職杏花嶺區大東關街道黨工委副書記,就已經申領到每月3000元的生活補貼,以及一部分學費補貼。而今年,加上獎勵,她獲得的補貼就更多了。她對記者說:“補貼政策很給力、很暖心,我要盡自己所能為家鄉的發展貢獻力量。”2018年,太原為4090名引進高層次人才發放補貼3378萬元;2019年,為13517名引進高層次人才發放補貼1.67億元;2020年,預計發放人數26000多人,發放補貼達3.5億元左右。
從360套到1300多套
今年8月14日,第一批提出申請的34名優秀人才正式入住晉源區人才公寓。晉源區人才公寓位于山投青運城小區,毗鄰晉陽湖,環境優美、生活便捷、交通便利。周邊配套一應俱全,有餐廳、超市、銀行、衛生服務中心等便民服務點和游泳場、健身房等娛樂休閑場所。現有房屋360套,建筑面積6.3萬平方米,可同時滿足1000余人居住,目前已具備入住條件。
回國工作的霍楚凡說:“作為享受太原市人才新政的人員,能第一批入住人才公寓,非常激動,人才公寓彰顯了晉源區全力吸引人才、集聚人才、留住人才、優化人才發展環境的決心,租金每個月只有500元,再加上各類生活補貼和購房補貼,解決了我的后顧之憂,讓我能夠心無旁騖地投身工作,將個人事業融入晉源發展之中,為美麗晉源建設貢獻自己的青春和力量。” 而這僅僅是我市解除人才落地后顧之憂的第一步。9月17日,為切實解決在并高層次人才住房問題,打造一流人才服務保障體系,我市決定以新建方式高標準建設市人才公寓項目,并將其打造成為太原市在全省乃至全國人才工作的亮麗名片。預計市人才公寓的建設規模為1300多套,總建筑面積21萬平方米,一期工程9月下旬奠基開工。
從626家到1616家
近年來,太原堅持把創新作為“硬邏輯”,積極發揮省會城市、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集中的優勢,連續三年設立10億元科技創新和10億元人才發展資金。對國家、省級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企業技術中心等公共科技創新平臺,政府將分別給予500萬元、300萬元的補助。對設立的院士工作站給予100萬元的建站補助;對設立的博士后科研流動(工作)站給予50萬元的建站補助;對國家、省、市技能大師工作室,分別給予30萬元、20萬元、10萬元的補助。對創新轉型、深化改革先進團隊,每年予以最高1000萬元支持。
此外,太原還對企業技術創新過程和結果進行獎勵補貼。對年銷售收入達到300萬元(含)以上且年度研究開發費用占銷售收入4%(含)以上的企業,按其研究開發費用的10%給予補助,最高200萬元;對研發試制填補國內空白重大新產品的企業,按該產品近3年研發開發費用的10%給予補助,最高300萬元。
統計數據顯示:太原市高新技術企業由2017年的626家增加到2019年的1616家,科技型中小企業由321家增加到3581家;建立院士工作站73個,柔性引進院士8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