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陶村鎮五曹村黨支部書記黃學軍在宣講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任志堅 攝
12月9日,大雪節氣一過,走在晉南農村的巷道里,明顯覺得寒意襲人,讓人不禁把身上的棉衣緊了又緊。一走進運城市鹽湖區陶村鎮五曹村焦濤的家,頓感暖意融融,給人室內室外“兩重天”的感覺。
“老焦,這新門窗一安,天然氣一開,屋里立馬暖和多了!”五曹村黨支部書記黃學軍邊幫著焦濤安裝新窗戶,邊聊著天。
“舊門窗一換,不跑風漏氣了,當然暖和了!”焦濤憨厚地笑著說,“咱農民現在也是兜里有錢、家里有車,而且房子寬敞、冬暖夏涼,這小光景不就是五中全會提出的‘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嗎?!”
“你別說,老焦對全會精神學得還真好!就拿這冬天取暖來說,原來家家生個煤爐子,不暖和不說,成天煤煙嗆著,稍不注意就會煤氣中毒,還談什么‘生態文明’‘生活品質’啊……再看看現在,入冬前政府就幫咱進行‘煤改電’‘煤改氣’,怕咱用不起,補貼標準一提再提,用一度電才1毛8分錢……”黃學軍適時不忘結合實際宣講全會精神。
“可不是嘛,我家里想安裝一臺空氣源熱泵可錢不夠,政府補貼4600元后,剩下的錢還能分期付款,給咱解決了大難題。”一旁的村民王海水接過了話頭。
“咱們從六七月份就開始啟動清潔取暖,全區今年完成‘煤改氣’7127戶、‘煤改電’28861戶,完成率都達到了百分之百。”來村里查看清潔取暖情況的鹽湖區清潔取暖辦公室副主任閆軍峰介紹,該區把推進清潔取暖列為今年“十件惠民實事”之一,通過競價方式確定了40家企業,提供空氣能、電暖氣片、電鍋爐、熱風機等13個“煤改電”產品,供群眾選擇。同時,“煤改電”居民在每戶每月享受2600度,每度0.2862元的優惠電價基礎上,每度電再補貼0.1元;“煤改氣”居民在每戶每月享受300立方氣、每立方2.63元優惠氣價基礎上,每立方氣價再補貼1元,保證群眾實行“煤改氣”“煤改電”后愿意用、用得起。
實施“冬病夏治”,提前啟動清潔取暖工作,讓群眾自愿選擇取暖方式和供暖設備,提高補貼標準,免費更換門窗,確保取暖效果……既是一項項抵御嚴寒的“硬核”措施,更是一件件暖身暖心的“惠民”之舉。
“‘推動綠色發展’‘改善人民生活品質’是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十四五’規劃建議的重要內容。咱們作為黨員干部,不僅要帶頭學習好、宣傳好全會精神,更要帶著群眾鉚勁干,把全會描繪的美好藍圖早日變為現實。”黃學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