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视频91,日韩脚交footjobhdboots,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观看 ,久久久久电影

您當前的位置 : 太原新聞網(太原日報報業集團) >> 萬花筒

揭秘泉港百歲人瑞的“長壽密碼”

來源:中國婦女報 2020年12月15日 21:32

  李送蚵今年101歲了,依舊耳聰目明,不僅能穿針引線,還在記者面前做起了一套自創的“百歲健身操”。12月1日,六代同堂、擁有百名兒孫的李送蚵老人向中國婦女報·中國婦女網記者透露了自己的長壽秘訣:保持好心情,不要有太多想法;生活要有規律,飲食定時定量,每天堅持適量運動。

  李送蚵居住的福建省泉港區,2013年被評為泉州市首個經濟發展型“中國長壽之鄉”,2013年全區人口平均預期壽命為77.6歲,超過“中國長壽之鄉”評審指標2.6歲。到2020年,泉港區共有百歲老人65人,每10萬人口超過15人,現最高齡者111歲;80周歲以上老人9103位,占總人口比重達2.12%。

  長壽之鄉,一般都是自然環境保持比較好或區域有特殊水土環境但經濟相對欠發達地區。泉港區作為一個經濟發達的全國科技創新百強區,為何也躋身于“長壽之鄉”?與自然生態型、水土元素型的長壽之鄉不同,經濟發展型“長壽之鄉”的最大特點是經濟快速發展,積累了一定的社會財富,為全社會提供更多保障與福利,使得人們健康水平得到提升,進而延年益壽。“‘中國長壽之鄉’如今成了泉港的一張名片,提升了泉港的知名度,反過來又推動了經濟社會發展,形成一個良性循環。”泉港區委書記梁炳輝說。

  記者通過走訪發現,泉港“長壽之鄉”的密碼離不開依山傍海的宜居環境、健康的生活方式、平和豁達的心態和適量運動、孝親敬老的良好氛圍以及日益完善的養老保健服務等多種因素。

  長壽密碼1:依山傍海的宜居環境

  “從我小時候起,我奶奶就喜歡一個人住在老房子里,生活各方面都能自理,洗衣、做飯、買菜等都是她自己做。”李送蚵老人的孫子莊建龍回憶說。李送蚵居住的泉港區山腰街道錦塔社區靠近海邊,湄洲灣溫潤的海風每天從她家穿窗而過。泉港區屬南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終年溫暖濕潤,平均氣溫20.5℃,年平均降水量1240.9毫米。這里四季常青,空氣清新,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是氣候宜人的人居福地,全區的百歲壽星也多居于沿海鎮村。

  長壽密碼2:食物豐富新鮮,飲食清淡搭配合理

  在泉港區界山鎮獅東村,101歲的老人肖妹妹仍堅持每天自己買菜煮飯,她雖已年過百歲,還能很利索敲開海蠣。老人的拿手“絕活”是做泉港“粉團”,買食材、揉面、蒸煮等皆是她獨自完成。“我們來看她時,她總會下廚做一些粉團、咸干飯等,都是家鄉的味道。”肖妹妹的孫媳婦吳美瓊告訴記者。

  泉港區是福建省重點生態綠色農業和漁業養殖基地之一,當地盛產龍眼、荔枝、枇杷、楊梅等20多種名優水果及茶葉、食用菌、蜂蜜等,海產品更是數不勝數。這些天然綠色食品,天天出現在泉港百姓的餐桌上,成為食療養生的佳品。泉港人不但食物種類豐富多樣,而且重視健康飲食,粗細、葷素搭配合理,營養均衡。正在炒茄子的李送蚵告訴記者,她每天早早起床,喝一杯豆漿配餅干,午飯煮地瓜粥,晚飯煮咸粥,“想吃什么就煮點什么,清清淡淡,每天下午四五點就吃晚飯了。”李送蚵說。

  長壽密碼3:社會氛圍融洽,心態平和豁達

  “泉港的老壽星們多擁有良好心態,平和豁達、心胸開闊、善良純樸,是泉港人長壽的一個重要原因。”泉港區總醫院院長鄭煒介紹說,泉港地處沿海,是著名的僑鄉和臺胞祖籍地之一,漢、回、畬、蒙古族多種文化在這里交融,人們和睦相處,有良好的社交氛圍。“現在我沒什么煩惱,孩子們都很孝順,吃一吃、走一走、玩一玩,多和鄰里姐妹們聊聊天,心情自然就好。”前黃鎮后張村106歲的莊慶珠對現在的生活心滿意足。

  長壽密碼4:作息規律生活自理,每天適量做些運動

  百歲老人李送蚵每天三餐吃完后會做一套自創的“百歲健身操”,甩甩手、踢踢腿,手腳各活動36下。她每天都會到幾個兒子家里坐會兒聊聊天,或是坐在家門口曬太陽。在李送蚵的孫媳婦眼里,老人喜靜,性子不急不躁,飲食起居很規律,餐后運動的習慣已堅持了20余年。

  莊慶珠的兒子莊志玉說:“我媽一直和我一起生活,雖已年過百歲,可她能做的事從不讓小輩們代勞。她一生都很儉樸,身上衣物破了,她都會自己穿針縫補。”

  泉港區山腰街道海濱村103歲的程有告訴記者,每天早上她喜歡自己從井里提桶水來洗臉,洗完臉再澆花,有空還會喂養雞鴨、掰一掰菜。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百歲老人們身上有許多相似之處,比如順應自然的規律作息,生活自理不麻煩別人,喜干凈、愛運動,保持樂觀無憂的心情等。

  長壽密碼5:孝親敬老的良好氛圍

  “我有6個孩子,每個孩子都很孝順,一日三餐都回來煮飯給我吃,天亮還會幫我倒尿桶、梳頭。“程有不停夸贊著孩子們。程有的長子高錦賢坦言:“家中有老就是寶,母親高壽是我們做子女的福氣,我們對父母就應該孝順,這樣下一代也會看在眼里孝順我們。”

  泉港區南埔鎮南埔村105歲的麥欽娘也逢人就夸孩子孝順:“孩子們都很孝順,我想吃什么,就把飯做好了端過來,每天都要來看看我。今年我身體差一點,大兒子還會來給我洗衣服。”

  泉港人從49歲以后,歲數逢九逢十都要舉辦壽慶,俗稱“做十”。祝壽當日,親朋好友都會送來壽桃、壽面、壽糕、紅燈、壽聯等作為祝壽禮,祝愿老人健康長壽,讓老人身心愉悅。雖然并非每個家庭都很富裕,但子女們都能給老人一個舒適干凈愉快的生活環境。正是這種尊老敬老的文明風氣,潛移默化影響到每個家庭、每個人,讓生活在這里的老年人無憂無慮,老有所依。

  長壽密碼6:日益完善的老年保健服務體系

  “我現在生活特別好,子孫內外有上百人,個個都孝順。有得吃有得用,每個月還能領到錢。”泉港區山腰街道菜堂村106歲的張晏娘一臉幸福地說。泉港老人從70歲開始可領取區政府發放的高齡補貼,按年齡段每人每月50元、80元、100元、500元不等。

  泉港建區20年來,經濟快速發展,推動了泉港老齡事業的發展,老年人群體也享受到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成果。泉港現有70個居家養老服務站、1所綜合福利中心、6所鄉鎮敬老院,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家政服務、緊急救援、精神關懷、康復護理等服務。近年來,泉港還積極創新社區居家養老衛生服務方式,開展了“醫養結合式”托老養老服務工作,將醫療服務拓展到居家社區養老服務照料中心、農村幸福院、敬老院、農村居家養老服務站等養老服務機構,每周定期安排簽約醫生坐診,為老年人提供有針對性、個性化的基本醫療衛生服務和健康管理服務。

  泉港區還十分重視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和精神文化生活,建立了一批區、鎮(街)、村(居)老年活動中心及老年健身點,為老年人鍛煉身體、豐富文化生活創造條件。社區積極鼓勵老年人參加書畫、攝影、北管、南音、雕藝、盆景等各類文藝團體(協會),舉辦老年人文化節、健身運動會、書法展,組建老年腰鼓隊、舞蹈隊,組織登山活動、門球邀請賽以及太極拳、太極劍表演等。“形式多樣的活動愉悅了身心,豐富了文化生活,又強健了體魄,泉港的老年人自然就健康長壽了。”泉港區老齡委辦專職副主任朱雙遠說。(記者吳軍華李菁雯)

(責編:張志峰)
主站蜘蛛池模板: 德阳市| 济宁市| 荔浦县| 宁蒗| 肇庆市| 汶川县| 吉安市| 塔河县| 进贤县| 安宁市| 韶关市| 双城市| 石泉县| 新巴尔虎右旗| 墨玉县| 日照市| 武冈市| 环江| 枣阳市| 岳西县| 大兴区| 和平区| 璧山县| 沅陵县| 肇东市| 泰兴市| 岐山县| 珠海市| 通辽市| 德格县| 休宁县| 宣威市| 丰宁| 永寿县| 湟中县| 隆化县| 信阳市| 莱芜市| 江山市| 出国| 万盛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