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鐵1號線各個站點陸續開建。1月3日傳來消息,中鐵十四局集團公司承建的地鐵1號線103標段現已全面開工,未來盾構施工時將從汾河底部穿越,這將是太原地鐵首次下穿汾河,這也是該工程建設的重點與難點之一。
地鐵1號線一期工程從西山礦務局站至武宿機場站,途經萬柏林區、迎澤區、小店區三個行政區,涉及太原民營經濟開發區、雙塔公園、東太堡、太原南站綜合交通樞紐等地。中鐵十四局集團公司承建的103標段長度約4公里,涉及下元站、迎澤橋西站、桃園路站等三座車站,以及下元站——迎澤橋西站、迎澤橋西站——桃園路站、桃園路站——大南門站等三個盾構區間。
所謂盾構區間,就是未來地鐵站之間的隧道,需要靠盾構機施工。在這三個盾構區間中,迎澤橋西站——桃園路站的施工難度最大,因為要從汾河底部穿越。中鐵十四局集團公司的技術人員介紹,地鐵線路穿越汾河的距離為400余米,盾構頂部距離汾河河底為18米。施工中,需要在盾構時同步加固盾構隧道,防止出現隧道變形、透水等情況。另外,地鐵線路還要從迎澤大橋南側穿過,施工前要先對汾河防滲墻進行加固,調整施工所需泥漿配比參數等,以確保施工安全。
在103標段的三座車站中,有兩座是換乘車站,其中迎澤橋西站是未來6號線與1號線的換乘站,下元站是未來3號線與1號線的換乘站。值得一提的是,現已建成的大南門站,是2號線與1號線的換乘站,采用的是“T”字型設計。而此次的下元站將采用全新的“十”字型設計,這樣換乘功能更強大,換乘廳面積將達到2000平方米,將成為1號線全線最大的換乘廳。據悉,在下元站換乘廳的施工中,將采用“蓋挖逆做法”工藝。形象點說,是從上面向下蓋房子,先蓋好頂部就可回填路面,之后再在地下繼續施工。這樣的好處是,可以優化工期,盡早還路于民。
另外,迎澤橋西站的車站長度為560米,而普通車站的長度約為200米。這是因為,這座車站設有配線,可用于車輛的應急停靠、搶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