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视频91,日韩脚交footjobhdboots,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观看 ,久久久久电影

您當前的位置 : 太原新聞網(太原日報報業集團) >> 新聞縱橫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應縣石莊村:蔬菜產業鋪就小康路

來源:山西日報 作者:馬占富 2021年01月12日 09:46

  “西紅柿春節前就能上市,按往年的行情,能賣個好價錢。”正在溫室忙活的農民孔義告訴記者。

  1月11日,在雁門關外應縣下社鎮石莊村的新式蓄水日光節能溫室內,室外雖然嚴寒,室內卻暖意融融,室溫高達25攝氏度。記者看到,種植的西紅柿長勢喜人。近年來,石莊村發展現代高效農業,大力種植設施蔬菜,全村建成設施蔬菜大棚1358座,村民靠種植蔬菜奔向了小康。

  堅持不懈 設施農業的“三級跳”

  “我們村設施蔬菜種植經歷了三代演變過程,第一代是土墻式日光節能溫室;第二代是后墻砌磚日光節能溫室,保暖性差,只能春種遲收;第三代是下挖式日光節能溫室,可以種植越冬蔬菜。”石莊村村委會主任王良存告訴記者。

  石莊村共有1120戶2988人,耕地面積7604畝。從1990年開始,該村為了引導村民種植大棚蔬菜,村委會投資1.5萬元建起了3座土墻式日光節能溫室,當時無償讓王繼才、王潤才等3戶農戶試種,由于缺技術、設備落后,他們只種植菠菜、香菜和小白菜。“每個大棚收入僅1000元左右,那時候,人們冬天見不到新鮮蔬菜,吃鮮菜的人也少,種出了這些葉菜,村民都非常高興,畢竟本地有了新鮮蔬菜。”王良存說,雖然3戶農戶試種成功,但還是沒有調動起農民種大棚蔬菜的積極性。

  1998年,下社鎮政府在石莊村連片建日光節能溫室,在該村東南流轉回耕地160畝,投資200萬元建起100座第二代蔬菜日光節能溫室,但是沒有一戶農戶樂意承包。鎮黨委、鎮政府就委派一名鎮黨委副書記統一種植了20余座溫室大棚,其余80多座溫室分到了全鎮15個村,不收取任何費用,分散經營。然而,由于缺技術、少資金,人們消費觀念落后,冬天新鮮蔬菜上市后,買的人很少,效益較低,溫室即將荒廢。為此,2000年,鎮政府以每座溫室2000元的低價賣給了老黨員、老干部和一些敢為人先的村民。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2003年,部分村民到山東壽光學習蔬菜種植技術,請來農業技術人員進行技術指導,引進蔬菜新品種,開始試驗種植黃瓜、西紅柿,一舉獲得成功,畝收入達5000多元,比大田種植收入高出4-5倍。村民們信心倍增,逐步走出村莊,到外面參加蔬菜種植學習,引進蔬菜新品種、新技術,全村從單一的只會種葉菜發展到種植花田作物,種上了菠菜、油菜、青椒、西紅柿等蔬菜,村民收入大幅增加。

  2011年,村委會拿出部分資金,加上部分國家資助補貼,鼓勵村民個人投資興建新型日光節能溫室,全村又投資210萬元建起了占地70畝的28座下挖式日光節能溫室。“這是全村的第三代日光節能溫室,這些溫室保溫性好,村民們能種植越冬蔬菜了。”王良存說。2012年,每座溫室收入達1.5萬余元,到2014年,每座溫室收入達4萬余元。“種植的品種多了,銷路廣了,市場價格高了,記得當年冬天西紅柿批發價每斤賣到了1.5元,成了市場上的搶手貨。”談到此處,王良存喜笑顏開。

  石莊村堅持不懈種植蔬菜,村民們積極性高漲,2015年、2016年,村民又大面積發展移動蔬菜大棚,兩年時間,200戶村民投資420萬元,增加了移動蔬菜大棚800座。

  產業帶動 設施農業助農富農

  “我家是貧困戶,2019年,鎮里為了照顧我,讓我承包了扶貧基地兩座移動蔬菜大棚,除去投資,去年收入2.6萬元。”石莊村貧困戶王天禮告訴記者。

  因為蔬菜產業的健康發展,石莊村已經成為全縣“明星村”,下社鎮黨委、政府為了帶動全鎮貧困戶發展生產、提升內生動力,2018年冬,鎮里以15個行政村為股東,投資136萬元在該村建起了54座移動蔬菜大棚,建成了“下社設施農業扶貧基地”,并成立了“應縣先飛設施農業有限公司”,由該公司負責扶貧基地的經營管理。該公司吸納王天禮、楊亮仕等17戶農民種植經營大棚,以“公司+合作社+農戶”的形式運營,15個村黨支部書記任理事會成員,有什么重大決策,由理事會共同商定。“這既是全鎮建檔立卡貧困戶實施項目脫貧、防止返貧的產業基地,又能帶動全鎮15個村的集體經濟增長,實現鄉村全面振興。”該鎮鎮長李忠權說。

  “去年鎮里的設施農業收入,給我們貧困戶發了扶貧收益分配700元,我們自己有收入,政府還給補貼。”王天禮說。下社鎮共有建檔立卡貧困戶282戶507人,扶貧基地產生收入后,按照差異化分配給貧困戶,2019年底,已為76戶貧困戶發放收益92067元,助力貧困戶脫貧。

  2020年,鎮政府又爭取上級扶貧資金450萬元,在該村建設日光節能溫室,目前20余座溫室正在建設之中。

  石莊村設施蔬菜農業建設,帶動了全鎮蔬菜產業大發展,全鎮以該村為核心,輻射帶動了周邊5個村,共建成移動大棚3800余座、日光溫室大棚380余座,生產總面積5260畝。全鎮光設施農業收入5000萬元,占經濟總收入一半以上。2019年7月,鎮政府向國家知識產權局商標局申請注冊了“下社凈土”牌商標,8月份,西紅柿、黃瓜、青椒三個品牌又通過國家綠色食品認證。

  2020年,石莊村村委會又爭取回上級資金45萬元,引進新技術,建起了2座新型蓄水式日光節能溫室,種植了西瓜與西紅柿。在西紅柿溫室內,記者看到,西紅柿已經長大,有的已經泛紅。

  全村按照“擴大規模、調優結構、創新品牌、拓展市場”的思路,堅持“綠色、生態、有機”的發展理念,目前設施蔬菜種植面積達到2200畝,共建成日光節能溫室158座,棚均收益4萬元;建成移動大棚1200座,棚均收益2萬元。

  設施農業使石莊村形成了特色產業、品牌農業,現在全村產業興、百姓富。“2020年全村經濟總收入達57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了13100元。”王良存說。

(責編:鄢妮)
主站蜘蛛池模板: 黄浦区| 宁德市| 天峨县| 友谊县| 富顺县| 连城县| 宜兴市| 宁晋县| 鲜城| 北流市| 略阳县| 安庆市| 德庆县| 江城| 正蓝旗| 义马市| 保靖县| 茶陵县| 云安县| 双城市| 乌拉特前旗| 广河县| 石林| 万盛区| 天台县| 水富县| 华蓥市| 大连市| 铁岭市| 巫山县| 遂川县| 兴仁县| 建昌县| 万安县| 安宁市| 北川| 贺兰县| 宜阳县| 营口市| 乌兰浩特市| 瑞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