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新發展格局是黨中央根據我國發展階段、環境、條件變化,審時度勢作出的重大決策,是立足當前、著眼長遠的戰略謀劃。太原如果能夠搶抓機遇加快“入局”,找準角色、功能和定位,當好國家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關鍵“棋子”和重要“鏈條”,就能夠在新發展格局中融入得更深入、結合得更緊密、循環得更主動。

太原產業體系完備,擁有全國41個工業大類中的36類;區域交通優勢明顯,現代化綜合交通體系日益完善;科創資源相對豐富,聚集了政策、資金、技術、人才等諸多方面優質要素,具備融入國家新發展格局的基礎和條件,有責任、有能力成為國內大循環、國內國際雙循環的關鍵節點。

《中共太原市委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下稱《建議》)提出,要堅持把發展經濟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堅定不移實施工業強市戰略,讓產業轉型和消費升級互促共進,做大做強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制造、新材料合成加工、綠色能源、高品質消費品等5個產業集群,構建特種金屬材料、新型化工材料、生物基新材料、新型電子信息產品制造等4個千億級支柱產業鏈,工業機器人、軌道交通、節能環保裝備、新能源汽車等4個百億級特色產業鏈和新一代半導體、信創、物聯網、通用航空等4個戰略性未來產業鏈,努力建設在全國有重要影響力的新型工業城市和具有三晉特色的國際消費中心城市。

《建議》還提出,要全面深化轉型綜合改革,加快形成制度型開放新優勢,全力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持續打造一流營商環境,全方位融入國家區域發展戰略,精準對接國家重大戰略,建設“一帶一路”國際物流大通道重要節點,爭創全面深化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城市,打造國際經濟走廊重要節點、國際化現代服務中心,全面提升太原都市區國際化水平,努力在暢通國內大循環和聯通國內國際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中爭取更大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