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太原市杏花嶺區實驗小學舉辦防震減災主題教育活動,邀請專家為學生們講解地震相關知識,并組織防震避險模擬演練,提高學生的自救能力。

此次活動分為專家宣講、模擬演練、救援指導、互動體驗等若干環節。當日上午10點半,“地震警報”響起,坐在活動教室內的160余名小學生雙手護住頭部,在老師們的引導下有條不紊排成長龍快步走出教室,來到作為預設避險場所的操場后,按照班級建制進行人數清點。
在防震模擬演練開始前,活動主辦方將太原市防震減災中心副主任、山西省地震科普專家組成員張曉峰請到學校,為學生們講解地震的成因、類型,以及如何對地震危險性進行預估判斷等知識,幫助孩子們充實相關方面的知識儲備,避免產生因知識匱乏導致的盲目恐懼,進而杜絕造成不必要傷害的可能,同時還強調在遇到地震進行自救時的注意事項。演練結束后,張曉峰給出了“學校預案完備,學生態度認真”的評價。

在施救指導環節中,山西天龍救援隊的志愿者們為孩子們現場帶來自救互助的技術指導。心肺復蘇、傷口包扎等救援技術的演示,提高了孩子們的災后自護能力。最后,孩子們進入該校地震體驗館,隨著小小解說員對地震預警儀器的講解,再現日常防災減災教育的真實課堂情境,固化了孩子們對防災減災知識的理解和技能的運用。
據介紹,本次活動是在杏花嶺區科學技術協會、杏花嶺區防震減災中心、杏花嶺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合力支持下,由杏花嶺區實驗小學組織開展,并在網絡上進行同步直播。
據介紹,該校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以落實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堅持“每月一主題、月月有安全”的長效教育模式,利用升旗儀式、安全班會、紅領巾廣播站等多元渠道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防災減災教育。在“學習—演練—應用”的防災減災教育路徑中,致力于培養學生綜合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