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疾病是一種可控但難以治愈的疾病,如發病后控制不佳,會造成病情反復的惡性循環,甚至最終導致早亡。心臟康復就是針對心血管病的各種危險因素進行系統、規范、長期精細化治療的過程。

傳統觀念認為,得了心臟病就該靜養,而實際上,運動是心臟康復綜合治療中的重要環節,多數患者都需要每周到醫院系統鍛煉2次至3次,每次2小時,堅持至少3個月。歐、美等多家心臟病學會均已將運動康復列為心臟病治療的IA級推薦。
心梗、心衰和多支血管病變等病情越重的患者,在心臟康復治療中受益越大,但這部分患者接受心臟康復指導的比例卻是最低的。
醫學運動治療和健身房健身不同,它的目的不僅是強身健體,還要考慮其治療價值和風險。因此,運動處方屬于醫療級別的運動方案,需要由醫務人員開具,根據醫學檢查結果,針對不同患者、不同病情,按其健康、體力及心血管功能狀況,以運動處方的形式規定患者的運動方式、時間、強度、頻率,并提出注意事項。
為了避免運動期間不良事件如心律失常、心梗、心臟停跳、死亡等發生,制定運動處方前應對患者進行風險評估,常用方法為心肺運動實驗。

專家為您開運動處方
1.運動類型
多進行有氧運動,如快走、游泳等,可提升心肺耐力和心血管健康;抗阻運動,如俯臥撐、舉啞鈴、平板支撐等,是有氧運動的必要補充,老人尤其需要鍛煉肌肉力量,以降低跌倒風險,減慢機能退化速度。
2.運動強度
冠心病患者鍛煉不能過度,也要防止不足。醫生一般會根據患者的運動心肺評估結果,確認適合的運動強度,如非嚴重心臟病患者,可根據以下幾點粗略判斷運動強度是否適宜:
①運動時感覺略氣短,但能與人順暢交流;
②運動時微微出汗;
③與安靜時相比,每分鐘心跳增加10次至30次。
3.運動時間
一般來說,中等強度運動的最佳時長為每天40分鐘,每周5天至7天,對于剛發生心血管事件的患者,從每天10分鐘開始,逐漸過渡至每天40分鐘。
4.運動頻率
每周至少3天,最好每周7天。
5.注意事項
安全的運動康復應對患者進行運動中心電圖及血壓等的監測,并給予必要的專業指導。一般而言,低危患者運動康復時無需醫學監護,中危患者可間斷醫學監護,高危患者需嚴格連續醫學監護。

運動時或運動后出現以下情況,應立即停止運動:
①運動時感覺胸痛(有放射至臂部、耳部、頜部、背部的疼痛)、呼吸困難、頭暈、過度勞累、氣短、出汗過多、惡心嘔吐;
②運動時血壓升高>200/100mmHg,收縮壓升高超過30mmHg或下降10mmHg以上;
③運動時心電圖監測ST段下移≥0.1mV或上升≥0.2mV;
④運動時或運動后出現嚴重心律失常;
⑤停止運動后上述癥狀仍持續,特別是停止運動5至6分鐘后,心率仍增加,應進一步觀察和處理,如果感覺到有任何關節或肌肉不尋常疼痛,可能存在骨骼、肌肉的損傷,也應立即停止運動。
心臟康復中心簡介
太原市中心醫院心臟康復中心以心內科為核心,整合心胸外科、骨科、精神心理科、營養科、中醫科等專科技術力量組成心臟康復團隊,擁有成套的心臟康復評測、訓練治療、監護急救等醫療設備,包括:心肺運動檢測儀、血管內皮功能檢測儀、醫用立式健身車、醫用臥式健身車、醫用抗阻訓練設備、氣囊式增強型體外反搏裝置等。運動心電遙測監護系統可以實現運動康復中的心電、血壓、血氧實時監測,通過精確測定患者運動中的實時心肺功能情況,評估患者的運動風險并進行運動危險分層,為患著制定個體化的運動處方,在心電監護下進行康復運動訓練,確保運動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中心于2018年12月成為國家首批心臟康復中心建設單位,2019年4月成為全球體外反搏臨床注冊研究中國區域協作單位。










門診地址
府城院區

太原市中心醫院府城院區:山西省太原市杏花嶺區解放路東三道巷1號。
交通指南:乘坐25路、3路、615路公交車至北肖墻壩陵北街口(征兵大廈),向西100米;乘坐610路(臨)、820路、820支路(臨)、829路(臨)公交車至解放路市中心醫院站,東二道巷向東200米即到。
汾東院區

太原市中心醫院汾東院區: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區汾東大街256號,汾東大街與太茅路交叉路口東南角。
交通指南:乘坐公交車906,306路公交,賈家寨村下車可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