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過一個月的試運營,晉源區各大藥店開設的“平價老藥柜”受到居民歡迎——藥店“薄利多銷”增加了客流量,提升了銷售額,市民少花錢就能買到對癥藥品。
經典“老藥”全覆蓋
7月4日上午,在晉源區貞觀街一家藥店,不時有顧客進出。“平價老藥柜”設置在藥店醒目位置,擺放的藥品價格多為幾元錢甚至幾角錢。“開設這個專柜以來,市場反響不錯,客流量增加不少。”藥店負責人介紹說。
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晉源區市場監管局認真開展民生實事問卷調查,針對群眾反映部分療效不錯、價格便宜的常用藥短缺或漲價致使群眾負擔加重的問題,該局及時將其列入“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清單,積極著手解決。今年6月起,全區127家零售藥店全部設置“平價老藥柜”,為群眾提供療效確切、價格低廉的經典平價“老藥”,切實方便群眾購藥。
管理銷售“五統一”
所謂平價“老藥”,是指臨床應用時間較長,被醫生、患者廣泛認可,療效確切,價格相對低廉的老品牌藥品。由于這些藥品價格低,利潤薄,很多藥店不愿銷售。如此一來就造成市場上廉價老品牌的藥越來越少甚至缺失。
“我們根據群眾需求,確定了平價‘老藥’商品目錄,集中下發到轄區藥品生產企業和零售藥店。”晉源區市場監管局副局長李志偉說,為確保用藥安全,“平價老藥柜”采取“五統一”的管理模式,即統一制作標識、統一品種目錄、統一藥品價格、統一備案供貨渠道、統一指導購進。經過前期多方協調,現已確定10大類、60余種藥品,均為日常生活中群眾需求量較大的藥品,全部平價銷售。同時,建立健全監督機制,加強藥品生產、經營、使用環節的監督抽驗,保證購進渠道合法、產品質量穩定、產品長期供應。
群眾歡迎齊點贊
據了解,“平價老藥柜”開設以來,頗受市民特別是老年人青睞。
“天氣炎熱,我又常在戶外工作,特別容易中暑,看見這家藥店賣仁丹,好用還便宜,一下子買了5袋。”65歲的市民曹先生在晉源區某工地打工,聽說藥店開設了“平價老藥柜”,專門過來看看有沒有需要的藥品。在萬壽路某藥店“平價老藥柜”前,63歲的市民劉女士指著柜子里的食母生片,有些激動。“記得小時候我胃口經常不好,家里大人會買食母生片給吃,現在這藥很難見到了。”劉女士說,“在晉源這邊的藥店看到這種藥,像是遇見了久違的老朋友,果斷買了幾包給小孫子備用。”“‘平價老藥柜’,貼心又實惠,政府切實為民著想,辦了件大好事。”采訪中,總能聽到市民如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