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18日,記者從晉源區對口幫扶工作會議獲悉,晉源區今年將按照“四個不摘”“四個不減”要求,以不低于2020年的投入標準,繼續幫扶陽曲縣東黃水鎮、凌井店鄉,用好五年過渡期政策,推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繼續做好單位包村
選派5名優秀干部組成對口幫扶工作隊,按照全脫產、每周“五天四夜”要求,駐鄉鎮開展工作。
區四大班子有關領導與農業農村、交通、自然資源、民政、衛體、水務、發改、教育、人社、市場、城管等部門做好一對一包聯11個脫貧村的幫扶工作。
實施“百企興百村”

優選11家帶動力強的企業,對接東黃水鎮6個脫貧村、凌井店鄉5個脫貧村,實行一對一幫扶政策,強化村企對接、突出項目引領、加強產業帶動,注重利益鏈接,將資金、技術、人才等向鄉村流動,實現以企帶村共同發展。
組織好農副產品產銷對接
積極拓寬消費渠道,推動產區和銷區構建“點對點”對接關系,解決部分農特產品“銷售難”問題。
優先陽曲縣對口幫扶鎮的農特產品進機關、進企業、進鄉村、進社區,并建立長期定向采購合作機制,擴大農副產品銷售渠道。
加強技能培訓促進轉移就業

依托晉源區公共就業和人才交流服務中心,開展“訂單式”勞動力技能培訓,邀請省、市、區農林果等專家開展蔬菜種植、病蟲害防治等農業技能培訓。
將晉源區需要延伸、轉移的產業和勞動密集型企業優先向對口幫扶脫貧村延伸,集中晉源區內餐飲服務、零售快遞、建筑安裝、保安家政、物業管理、交通運輸和保姆月嫂等企業(機構)舉辦招聘會,在同等招工條件下,優先招用對口幫扶鄉鎮的貧因勞動力。
推動現有產業項目穩定發展

持續加大已有產業的幫扶力度,結合東黃水鎮、凌井店鄉有機作物農業示范區建設,針對性推進范莊村小米加工廠、吉家崗村大棚專業合作社、馬駝村大田蔬菜專業合作社建設。
多措并舉推動大漢村種豬養基地和東黃水鎮、凌井店鄉鄉村旅游、經濟林采摘、休閑農業、農村電商冷鏈物流、光伏發電、羊場、牛場等產業穩定發展,幫助脫貧群眾增收致富。
持續提升公共服務幫扶力度

加大對陽曲縣東黃水鎮和凌井店鄉鄉村教育事業發展的幫扶力度,在晉源區一電學校與陽曲縣東黃水小學、首邑學校實施手拉手“春耕行動”的基礎上進行再拓展、再深入,選派全區優秀教師進行管理、教研、教學幫扶,實現管理教學教研的相互促進,共同提升教育教學質量。
積極幫助兩個鄉鎮進城務工的脫貧家庭子女就近入學,對脫貧家庭子女特別是留守兒童給予特殊關愛;繼續將普法與鄉村振興有機結合,以教啟智;落實好醫療救助工作,繼續開展進村義診活動,減少因病返貧情況;利用“愛心超市”引導村民熱心公益,提升文明素養,改善人居環境;組織愛心捐款,開展系列活動,傳承互助精神,進一步推動東黃水鎮和凌井店鄉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