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日從省生態環境廳了解到,隨著自然生態環境的明顯改善,生態系統功能的逐步恢復,以褐馬雞、黑鸛、華北豹、原麝為代表的珍稀瀕危保護物種,在我省頻頻出現。目前,我省現有野生植物2743種,陸棲脊椎野生動物541種,其中華北豹已成為三晉“生態名片”。
近年來,省委、省政府持續抓實抓細“兩山七河一流域”生態保護與修復,不斷提升可持續發展的生態承載力。通過大力實施天然林保護、退耕還林、京津風沙源治理和三北防護林等國家工程,啟動太行山、呂梁山和“七河”流域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呂梁山生態脆弱區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太行山水源涵養、燕山——長城沿線防風固沙功能得到加強,“七河”流域森林植被大幅提升。
“十三五”期間,全省累計營造林2307.35萬畝,全省草原綜合植被蓋度達到73%。根據2019年省級森林資源年度清查,全省森林面積5450.93萬畝,森林覆蓋率23.18%,歷史性超過全國平均水平23.04%。全省生態功能呈現不斷增強的良好發展態勢。目前,全省已設立省級以上各類自然保護地272個,自然保護地面積占到全省國土面積的10%以上。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正在形成,自然生態系統穩定性得到有效加強,85%的野生動植物得到有效保護。
華北豹是我國獨有的金錢豹亞種,是生態系統中的頂級捕食者,可起到調節種群數量、穩定生態系統、維護生態平衡的特殊作用。它的存在標志著當地生態系統的完整穩定和生物多樣性的高度豐富。作為華北豹分布范圍最廣、數量最多的核心省份,我省已建成華北豹棲息地研究院士工作站,布設紅外相機2500多臺,自2020年起,實施了華北豹調查監測、棲息地保護恢復、生態廊道建設等示范工程項目。
珍稀瀕危保護物種褐馬雞、黑鸛、華北豹、原麝,已成為我省四大旗艦物種。曾經瀕臨滅絕的省鳥褐馬雞,通過多年持續就地保護和遷地保護措施,數量增加了1萬多只,棲息地從僅有的幾個保護區擴展到全省大部分林區,并向周邊省份輻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