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期間,我市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工作以提升群眾對項目的感受度和滿意度為目標,創新項目績效評價機制,推進“基層高血壓”醫防融合,全面提升項目服務質量和效果,補助資金從2009年的每人每年15元提升到今年的每人每年79元,抽樣顯示,重點服務對象對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的知曉率和滿意度達90%以上。
建立“工分制”考核模式,對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的服務內容和質量進行標化。將12類51項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細化為61個量化考核指標。將“群眾是否知曉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是否接受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是否滿意基本公共衛生服務?”作為考核的重要依據。采用“線上+線下”“日常+年終”的方式,通過12320熱線對各項服務記錄開展抽樣核實和滿意度調查。在全省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績效評價中,我市連續三年位列全省第一名。
在全省率先啟動“基層高血壓”醫防融合試點工作,加大對基層醫生高血壓管理能力培訓,優化高血壓管理考核指標,增加管理任務完成率、培訓合格率、心血管事件發生率、血壓控制率、用藥建議合理率、規范管理率、規范服藥率等醫防融合管理指標,建立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支持和績效掛鉤機制。
建立“區域協同公共衛生服務”模式,在醫院就診的早孕婦女、原發性高血壓患者、Ⅱ型糖尿病患者“三類重點人群”的基本信息被推送到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由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提供建檔、建冊、隨訪等服務。讓慢性病患者和孕婦離開醫院后有人問、有人管。區域協同公共衛生報病系統運行兩年來,全市已有58所醫院使用,累計向1063所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推送重點服務信息4.7萬人次,其中,高血壓1.2萬人次、Ⅱ型糖尿病1.1萬人次、孕產婦2.4萬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