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17日,記者從婁煩縣了解到,自深化省校合作、共建“12大基地”工作開展以來,該縣嚴格按照省、市要求,依托現有紅色資源,不斷拓展縣校合作的高度、深度和廣度,助力鄉村振興邁上新臺階。
高度:聚焦紅色宣傳

今年以來,婁煩縣先后與北京大學、山西大學、山西傳媒學院、太原理工大學等高校達成合作協議,以高君宇紀念館為核心,建立紅色教育、國情教育基地。
通過開展理論宣講、參觀學習、走訪調研、志愿服務四類實踐活動,讓高校學子們在詩和遠方中接受紅色洗禮。

此外,該縣還積極“走出去”進行紅色文化宣傳,與北京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聯合舉辦北京大學“生如閃電之耀亮——中國無產階級革命家、北京共產黨早期組織成員之一高君宇事跡資料展”,引導青年厚植家國情懷、繼續砥礪前行。
深度:聚焦能力提升

為提升縣校合作的深度,婁煩縣先后與山西傳媒學院、山西大學學藝書畫院等高校共建合作平臺,在宣傳思想領域、文化產業建設、影視節目制作、公益活動等方面開展合作,實現雙方共贏。
暑假期間,山西傳媒學院教授史曉峰、趙文麗等10余人前往婁煩縣融媒體中心為新聞宣傳戰線干部進行為期一個月的輪訓,山西大學學藝書畫院赴婁煩縣下靜游小學開展2021年暑期書畫公益培訓……一系列活動聚焦能力提升,實現雙方共贏。
廣度:聚焦實踐鍛煉

建立實習實訓基地,為大學生提供“實戰”平臺。
婁煩縣充分發揮團縣委“青年之家”的組織力、號召力,與山西大學、山西師范大學等高校交流對接,提供53個暑期實習實訓崗位,通過崗位實踐、團隊服務等形式,搭建常態化聯系高校學子的實踐橋梁。
參加實習實訓的高校大學生們分赴縣委宣傳部、縣農業農村局、杜交曲鎮政府等機關單位開展實習鍛煉,在服務人民過程中不斷提升綜合素質,增強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