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视频91,日韩脚交footjobhdboots,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观看 ,久久久久电影

您當前的位置 : 太原新聞網 >> 圖片新聞

草木蔥蘢滿目綠

來源:太原日報 作者:李杰華 2021年09月23日 06:56

慕云山綠意盎然。賈鵬 米國偉 攝

  曾經有著20多座石料廠的慕云山,經過整治已綠意盎然,山間的一塊塊“傷疤”正被漸漸撫平,重新披上“綠衣”;曾經的王家山黃土填埋場,經過生態綜合治理后,草木蔥蘢滿山翠綠,成為市民娛樂健身的森林運動公園;曾經滿目瘡痍、垃圾遍地的玉泉山,早已告別昔日“春冬刮黑風,夏秋淌黑水”的“狼狽”,落英繽紛,獸走鳥鳴,一片生機。每到周末,大批市民、游客涌向東山、西山,休閑度假,親山嬉水,盡享自然美景。“這是我們的綠肺和后花園。”太原人為之驕傲自豪,津津樂道。

  從“吃山”到“護山”的理念之變

  中秋的慕云山依然綠意盎然,五角楓、金葉復葉槭、紅瑞木等彩色樹種點綴其間,城郊公園已然形成。

  可幾年前,這里遍地石料廠的樣子,歷歷在目。

  “慕云山開采石場要從上世紀五六十年代說起。”尖草坪區鎮城村村委會主任劉滿林回憶,“自2005年開始,隨著城市建設的加快,開采規模也成倍增長。”

  2018年,慕云山生態環境整治專項行動拉開序幕。2020年,按照全省“汾河中上游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試點實施方案”部署,慕云山成為治理工程中的重點。通過回填、植樹,綠化面積達到99萬平方米,基本達到了公園的綠化水平。如今的慕云山已經發生了美麗“蝶變”。

  這樣的“蝶變”在我市東西山不斷“上演”。西山地區的玉泉山已完成山體破壞面治理七成以上,7個大型垃圾場已治理完成5個;曾經是東山地區開山采石破壞最為嚴重區域的董家莊,開發建設了森棲谷旅游景區,被農業農村部評為“2019年中國美麗休閑鄉村”……

  按照“山西省汾河中上游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試點實施方案”分解,我市有40個工程項目,已竣工13個,正在施工27個,預計今年全部完工。以受損棄置地生態修復為主的以綠治山工程,目前1024公頃已完成治理,正在治理的511公頃,修復率達82.4%。被破壞的山體逐漸恢復生機,既有效治理“城市綠肺上的白斑”,又為今后的高質量修復積累了寶貴經驗。

  從“荒山”到“綠山”的環境之變

  秋高氣爽,不少市民漫步在東山的王家山城郊森林運動公園,清風徐來,帶著山間歡快的鳥鳴,人仿佛置身于一幅美麗的山水畫卷之中。

  這里,曾經是太原的黃土填埋場,歷經8年時間,填埋黃土1500萬立方米。

  去年開始,杏花嶺區實施了大規模生態綜合治理改造,植綠近40萬株,各類喬灌木近60個品種。該區林草中心負責人說:“綠化工程已完成,今年正在圍繞‘森林中的運動’主題,除健身步道和自行車道外,配套建設足球場、籃球場、網球場,定制安裝一塊LED高清彩色屏,讓游客在游山玩水的同時,還可以看露天電影。”

  陽曲縣是我市北部的生態防護屏障,近年來該縣一直開展大面積滅荒工程和提檔升級造林工程。該縣北山是滅荒的主戰場,也是全國“互聯網+全民義務植樹”基地。通過基地建設,吸引了社會各界萬余人來這里義務植樹,栽植樹木7萬多株。山綠了,生態也明顯改善,基地現有紅隼等珍稀鳥類20多種,野豬、野山羊時有出沒,經環保專家預測,年制氧量可供10萬人吸氧,這里真正成了太原北部的“天然氧吧”。

  這一處處美景正是我市綠化治荒的見證。五年來,我市累計實施荒山造林74.22萬畝,尤其是2019年以來,我市在全省唯一將每畝投資補助標準由500元提高到了3000元。去年首次設立了市級高標準營造林示范工程,進一步將荒山造林補助標準提高到10000元/畝,實現了一次造林、一次成林、一次成景,在全省走出了先試先行的創新之路。去年,我市又響亮地提出了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的三年行動方案,推動我市生態建設進入新的高潮。

  從“綠量”到“顏值”的魅力之變

  去年6月,總長230公里的東西山旅游公路全線貫通。建設過程中,生態修復面積近80公頃。市民們將這條路昵稱為“彩虹路”,不僅是因為其紅藍兩色的路面設計,更有公路兩側打造了總綠化面積約250萬平方米的綠化帶。綠化過程中,月季、杏樹、榆葉梅等花灌木組合搭配,營造出季相分明、層林盡染的自然景觀。

  越來越多的村莊,為青山裝點著靚麗的色彩。北頭村位于西山腹地山坳里,曾經是采煤的沉陷區。雖然村民們都已經搬遷到了新的住宅小區,但每到7月,這里遍野的油菜花像金色的毯子一般舒展開來,與遠處的青山遙相呼應。

  在東山,薰衣草莊園、海棠灣、蕎麥花海等,也都建成規模。花開時,錯落有致的花兒坡連坡、地連地,一眼望不到邊際,氣勢如虹。

  五年來,我市持續實施綠化彩化財化行動,實現“增綠量”向“增顏值”轉變,東西山30處城郊森林公園環城,三季有花、四季有綠。五年累計實施闊葉樹、彩葉樹、經濟林種植69.89萬畝,改造低質低效林16.42萬畝,改造灌木林地10.53萬畝,森林景觀不斷改善,生態太原、宜居太原的森林城市格局得到彰顯。

  “既要經濟發展‘高素質’,也要生態環境‘高顏值’。”市規劃與自然資源局國土綠化管理科負責人溫祺介紹,五年來,我市通過開展百萬畝環城林帶鞏固、北部生態屏障營建、環城城郊森林公園提質擴容、生態脆弱區植被恢復四大任務,累計完成各類營造林188.01萬畝,特別是采取“政府引導、市場運作、公司承載、園區打造”方式,開展了西山生態修復治理,修復山體230萬平方米。

  以綠養山、以綠保水、以綠護城的措施之下,一幅絕美的東西山風景畫,已展現在太原人眼前。

  短評

  做好生態“大文章”

  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太原時指出,堅持治山、治水、治氣、治城一體推進,持續用力,再現“錦繡太原城”盛景。

  殷殷期盼,言猶在耳。諄諄囑托,重如千鈞。

  市十一次黨代會以來,我市加快東西山造林綠化提檔升級和市區園林綠化,實施百萬畝森林圍城工程,構筑城市生活、近郊休閑和遠郊防護三大生態圈。去年以來,更是以創建國家森林城市推動各項綠化工程,開展全域治山,實施大規模國土綠化彩化財化行動,分類分級實施山體破壞面生態修復,深入開展東西山采煤沉陷區綜合治理,推動了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體一體化保護。

  一項項工程,讓太原這座城市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讓人民群眾獲得了實實在在的生態福利。

  修復和保護生態環境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持續努力和共同建設。全市各級各部門要接續奮斗,久久為功,繼續做好生態“大文章”,真正讓綠色成為太原全方位推進高質量發展的鮮明底色。

(責編:張凱)
主站蜘蛛池模板: 通城县| 阜康市| 山丹县| 浏阳市| 朝阳区| 会泽县| 安国市| 龙山县| 阳泉市| 湖州市| 汨罗市| 安阳市| 鲁甸县| 射洪县| 离岛区| 景洪市| 嵩明县| 奉新县| 讷河市| 密云县| 丹巴县| 兴国县| 嘉黎县| 罗田县| 华坪县| 太谷县| 墨竹工卡县| 崇礼县| 南江县| 固安县| 辉南县| 合水县| 佛冈县| 尼勒克县| 左权县| 合作市| 公主岭市| 犍为县| 同江市| 尉犁县| 汶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