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展壯大新興產業,改造提升傳統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太原轉型發展提速升級。“百舸爭流,奮楫者先。”在全省轉型綜改和高質量發展征程中,太原一馬當先蹚新路。2020年,太原在全省的首位度由“十二五”末的22.5%提高到23.5%。
勇立潮頭占先機
9月28日,2021全球數字經濟產業大會在深圳開幕,山西數據流量生態園以全國業內首家身份亮相,展示了以數據流量這一新型生產要素為抓手,打造數據流量價格洼地和數字產業發展高地的數字經濟發展新路徑。位于小店區化章北街的山西數據流量生態園,入園企業已經突破100家,一批數字經濟領域的頭部企業落地重點項目,帶動相關產業向數字化縱深發展。
說起頭部企業,近年來,華為、中電子、中電科、百度、中科曙光等信息產業巨頭已聚首太原。華為與百信建設年產60萬臺臺式機生產基地,首臺國產自主可控臺式機“太行220s”就在這里面世;百度(山西)人工智能基礎數據標注產業基地是全國最大的人工智能數據標注產業基地,累計完成數據量全國領先。
本地企業也在迅速成長。在“2020深圳灣國際創投大會”上,精英數智、智杰軟件的人工智能項目從上百個參賽項目中脫穎而出,將深圳灣國際創投邀請賽總決賽的冠軍和亞軍一起帶回太原。
新經濟浪潮,數字化時代,浩蕩而來。面對新一代信息技術浪潮,太原緊盯科技前沿,緊抓引領未來的技術和項目,奮力搶占制高點。
攻堅克難勇當先
首臺(套)國產化亞洲硅業項目N08810材質冷氫化反應器發運儀式,近日在蘭石重型裝備股份有限公司舉行。該裝置核心材料——N08810鎳基合金特厚鋼板由太鋼供貨。這標志著國內多晶硅生產中的“卡脖子”關鍵環節被太鋼攻破。僅上半年,太鋼就有4個品種實現全球首發,4個品種實現國內首發。
太重加快攻關“卡脖子”技術,太重高速列車關鍵零部件國產化項目生產基地是國內外唯一能同時生產軌道交通用車輪、車軸等產品的重要基地,風力發電智能化工廠成為國內自動化、智能化、信息化程度最高的風電裝備制造基地。
頭雁引領,群雁齊飛。太原鍋爐集團取得新突破,世界首臺單機容量最大、以農業廢棄物為燃料的生物質熱電聯產機組投入運營;美錦能源參與設立新企業,解決儲能領域核心材料“卡脖子”難題……新技術、新產品、新廠區,唱響青春之歌,匯聚成了太原轉型升級發展的主旋律。
轉型發展提速升級的數字化體現是,2020年,太原地區生產總值達到4153億元,今年預計可突破4800億元。
一切過往,皆為序章。一個個新目標,一個個新愿景,將因我們的努力而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