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视频91,日韩脚交footjobhdboots,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观看 ,久久久久电影

您當前的位置 : 太原新聞網 >> 今日聚焦

省政府新聞辦舉行防汛救災新聞發布會

受災群眾基本生活得到保障 生產生活秩序正加快恢復

來源:太原日報 作者:申 波 2021年10月13日 07:13

  10月12日,省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山西省防汛救災新聞發布會,通報近期防汛搶險救災相關情況。據介紹,此次強降雨致全省11個市76個縣(市、區)175.71萬人受災、15人遇難、3人失蹤,緊急轉移安置12.01萬人,農作物受災面積357.69萬畝,倒塌房屋1.95萬間,嚴重損壞1.82萬間,直接經濟損失50.29億元。目前受災群眾基本生活得到保障,生產生活秩序正加快恢復,災后重建各項工作正有序展開。

  省應急管理廳 生活物資保障充沛

  省應急管理廳廳長王啟瑞介紹,10月2日至7日,我省出現了有氣象記錄以來最強秋汛,多地遭遇時間久、范圍廣、強度大的降雨天氣,全省平均降水量119毫米,省內37條河流發生洪水,高速公路、國省干線、鐵路運行受到一定影響。汾河新絳段,烏馬河清徐段,磁窯河汾陽段、孝義段等發生決口,南同蒲線祁縣昌源河大橋橋臺被沖垮,導致列車停運。

  在險情較重的太原、呂梁、晉中、運城等市,應急管理系統共調集救援隊伍165支、13535人,動用救援車輛1210臺、水泵及大型裝備645臺(套),沖鋒舟44艘,全力搶險救援。截至10月11日,汾河新絳段決堤已合龍;清徐縣烏馬河決堤正在修復;磁窯河汾陽段決口已合龍;磁窯河孝義段搶險仍在進行;南同蒲線昌源河大橋上行線已恢復通車,下行線正在全力搶通。省防指調動省級礦山救護隊6支,調用大功率水泵57臺,正在汾河新絳段進行抽水作業。

  災情發生后,全省已緊急調撥帳篷4520頂,折疊床6600張,棉衣褲24600件,棉被12120床,棉褥9800床,以及一大批應急保障食品。省財政廳下達了救災資金5000萬元,財政部、應急管理部預撥我省首批救災資金5000萬元,省紅十字會接受的社會救災捐款由省應急管理廳統籌安排8020萬元,省慈善總會也已發放1.5億元。受災群眾已被轉移安置在學校、賓館等845個集中安置點,生活保障基本到位,生活物資保障充沛。

  省水利廳 水利設施遭受損毀

  省水利廳副廳長白小丹介紹,截至10月11日,全省10個市、87個縣、653個鄉鎮的水利設施出現不同程度損毀,主要包括:184.25公里堤防、434處護岸工程發生裂縫、塌岸;366座淤地壩、41座塘壩發生沖溝、坍塌;26座水電站、46座水閘、1177處灌溉設施、103處機電泵站發生損毀。初步評估,水利工程設施、在建工程、水庫移民后扶項目直接經濟損失16.04億元。面對汛情災情,水利系統有效應對了汾河下游近40年來最大洪水,水庫淤地壩無一垮壩,超標準洪水未發生群死群傷。

  省交通運輸廳 運輸網絡基本恢復

  省交通運輸廳一級巡視員李貴順介紹,災情發生后,交通運輸廳先后出動搶險人員68917人,投入各類機械13453臺件。截至10月11日,高速公路已搶通阻斷路段30處,普通國省干線公路已搶通阻斷路段19處,農村公路已搶通阻斷路段2800處。全省道路運輸網絡基本恢復通暢。

  尚未恢復正常的道路包括:高速公路東呂高速平榆段力爭10月16日前搶通,天黎高速左黎段力爭10月19日前搶通。普通國省干線公路還有53處正在搶通,預計10月底前再搶通20處,剩余33處由于災毀嚴重,正在開展恢復重建前期工作。農村公路方面,還有438處正在搶通,預計10月底前再搶通361處,剩余77處受損嚴重,正加緊開展恢復重建前期工作。

  省自然資源廳 地質災害集中發生

  省自然資源廳副廳長武耀文介紹,我省遭遇歷年少有的連續強降雨極端天氣,加之入汛以來多輪強降水影響,雨水滲透明顯,坡體含水量增大,地質災害疊加效應凸顯,孕災致災風險顯著提升,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形勢非常嚴峻。10月1日至10月11日,共發生造成人員傷亡或較大財產損失的崩塌、滑坡33起。這33起地質災害集中發生在10月1日至6日,占今年以來地質災害總數的55%,造成經濟損失達5124.9萬元。

  國慶強降雨期間,省自然資源廳成功預報18起地質災害,避免了3837萬元經濟損失,沒有發生重大群死群傷災害。

  省農業農村廳 應收盡收應種盡種

  省農業農村廳副廳長王進仁介紹,連續強降水過程造成全省76個縣在田作物受災、畜禽圈舍倒塌、農田及設施毀損,秋收秋種秋耕推遲,對“三秋”生產帶來不利影響。

  農業農村系統密切關注災害性天氣影響,采取了一系列防災減災措施,努力做到應收盡收、應種盡種。一是提前預判,啟動“三秋”會戰,搶抓晴好天氣,加快秋收秋種秋耕。二是迅速行動,開展“雙減雙搶”,抓好機收減損,加快收獲進度。對受降雨影響較大的地區,調動一切力量迅速排澇散墑,調用機械搶收,動員人工快收,最大限度減少損失。三是專家會商,召集相關專家會商研究指導積水地塊排水降漬、農機化作業、小麥晚播,以科技為支撐,最大限度減少受災損失。四是組建團隊,4個組分別到8個受災市督促指導,目前全省農業農村系統有3000余名干部和專家在田間地頭開展服務,幫助受災農民解決實際困難和問題。

  省民政廳 不漏一戶不落一人

  省民政廳副廳長宋海兵介紹,截至目前,全省累計實施臨時救助受災困難群眾43042人,其中城鄉低保、特困供養對象22509人,發放救助資金2500.1萬元;全省各級慈善會共接收社會捐款2.14億元和價值0.76億元的物資,1.48億元善款和價值0.62億元的御寒衣物等急需物資正陸續下撥災區。

  為切實保障受災困難群眾基本生活,我省民政系統簡化審核程序,充分發揮臨時救助救急難作用,取消戶籍地、居住地申請限制,開展“先行救助”,采取“一事一議”,加大救助力度,做到凡困必幫、有難必救。重點關注受災情影響無法外出務工、經營、就業,收入下降導致基本生活出現困難的城鄉居民,把符合條件的及時納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圍;對因災導致的特困人員,做到“不漏一戶、不落一人、應保盡保”。

  省衛生健康委 大災之后消殺防疫

  省衛生健康委副主任馮立忠介紹,災情出現后,省衛健委第一時間組織動員全省衛健系統力量,全面投入災區衛生防疫工作。目前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50余名專業人員已分成11個專家組奔赴各市,指導基層開展災后衛生防疫工作。

  針對災后飲用水衛生、食品衛生、環境衛生等健康影響因素,認真開展排查監測工作,加強風險評估,及時排除隱患。全面清理積水、污水、垃圾、淤泥等,對雨后淹沒過的重點區域、以及農貿市場、公共場所、垃圾點等重點部位進行科學消殺。

  省氣象局 降雨降溫繼續出現

  省氣象局副局長王文義介紹,10月2日至7日,我省出現了有氣象記錄以來秋季最強降水過程,降雨中心在呂梁、臨汾、晉中三市交界處一帶,降雨量由中部向南北逐步遞減。太原、陽泉、呂梁南部、晉中、臨汾北部、長治北部在150毫米以上。10月份以來,全省平均降水量為127.1毫米,是常年同期的13倍,太原、晉中、陽泉偏多20至24倍,忻州、呂梁、臨汾、長治偏多10至16倍,大同、朔州、運城、晉城偏多4至6倍。

  15日前后我省中部及南部局部地區最低氣溫降到0℃以下,建議加強轉移安置人員和救災人員的防雨和保暖工作。

  省紅十字會 募捐資金專款專用

  省紅十字會副會長白冰介紹,10月7日,省紅十字會正式啟動“山西暴雨災情專項募捐”,開通24小時捐贈熱線。截至10月11日24時,全省紅十字系統共接收愛心捐贈款物累計近1.36億元,其中資金1.12億元,物資0.23億元;省本級近1.22億元,其中資金1.01億元,物資0.2億元。

  災情發生后,省紅十字會第一時間從備災資金中撥付120萬元用于支持太原、呂梁、運城等市紅十字會的抗洪救災工作,10月9日,再次撥付345.04萬元物資,用于支持抗洪救災工作。

(責編:田洲)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三明市| 石嘴山市| 丰台区| 金寨县| 稻城县| 陆川县| 徐州市| 客服| 米易县| 登封市| 中西区| 景泰县| 龙州县| 乳源| 通化县| 平顺县| 舟山市| 利津县| 霍邱县| 连山| 凤翔县| 昌图县| 巴里| 长岭县| 德令哈市| 正定县| 青川县| 阳高县| 邛崃市| 河北区| 舒城县| 阳江市| 陕西省| 拜泉县| 安化县| 偃师市| 明光市| 闵行区| 虹口区| 民乐县| 工布江达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