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態興則文明興。生物多樣性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太原植物園科研團隊作為省、市保護生物多樣性工作的一股重要力量,近年來,在記錄山西植物新物種、鄉土植物引種、新優植物引種等方面取得了斐然業績。
發現、保護新品種
近年來,包括太原植物園科研團隊在內的省、市植物工作者,大大豐富了我省的植物譜系。山西地形以山地高原為主,地貌復雜多樣,有山地、丘陵、高原、盆地、臺地等。復雜多樣的地形地貌造就了植物多樣化,物種非常豐富。據了解,《山西植物志》記載了維管束植物(維管束植物是植物的最重要的一個類群)2381種,其中栽培380余種,自然分布的野生資源近2000種,包括野生被子植物1800余種、裸子植物17種、孢子植物(蕨類植物)100余種,而《太原植物志》中也記載了1000余種。
太原植物園自籌建以來,以保護華北地區植物資源多樣性為主要任務??蒲袌F隊多次赴太行山、呂梁山進行我省野生植物種質資源的野外考察和標本的采集。截至目前,記載植物新記錄物種22種,如黃花油點草、丁香葉忍冬、老鴉瓣、蘚狀景天、細小景天、蕙蘭、無喙蘭等。植物園總工任保青介紹說,其中丁香葉忍冬、老鴉瓣、蕙蘭等都屬于國家重點保護的野生植物。
任保青介紹,丁香葉忍冬是在五臺山茶坊村附近的陽性石山坡上發現的,現已屬極危等級,保護迫在眉睫;黃花油點草是在霍山自然保護區大南平林場發現的,填補了山西油點草屬植物的空白;細小景天及蘚狀景天是在歷山自然保護區七十二混溝發現的,為山西省景天科植物增加了種級水平的新記錄,而且這些植物在山西均是首次發現,對山西植物多樣性研究和保護具有重要意義。
收集、引種優植物
自2013年以來,太原植物園科研團隊開始進行活植物收集和國內外新優品種的引種栽培工作,目前園內共有維管束植物4501種(包括亞種、變種及栽培品種),隸屬63目203科1034屬。其中蕨類植物7目19科29屬37種、裸子植物6目11科20屬46種、被子植物50目173科985屬4418種。相比2004年版本《山西植物志》統計的植物種屬,太原植物園的植物種屬要豐富得多,其中就包括450余種新收集的山西野生植物。
今年國慶期間,我市舉辦第三十一屆菊花展,其中太原植物園的太行菊分外引人關注。據任保青介紹,在太行山眾多珍稀植物里面,有不少植物花卉生長在懸崖峭壁之上,非常奇特,如太行菊、太行花和獨根草被稱為三大絕壁奇花,是太行山的獨特物種。尤其是太行菊,觀賞性極高,單株的冠幅可達1.2米,花期長達兩月且艷麗異常,但現已屬瀕危物種。為保護該物種,太原植物園科研團隊決心引種。而且經過一年多的培育,太行菊“表現非常好”,很快適應了盆地的氣候條件,現已成為植物園一個重要的“打卡點”。
“保護植物多樣性工作任重道遠,接下來,我們要把觸角延伸到整個華北地區,繼續發現和保護瀕危植物物種,收集和引種適合太原生態系統的新優植物物種,在就地保護和遷地保護中尋求平衡,在研究和續存中貢獻力量!”任保青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