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省政府新聞辦舉行山西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系列新聞發布會的第十六場發布會,介紹山西綜改示范區成立四年來先行先試、改革創新,引領山西產業轉型升級的有關情況。四年來,山西綜改示范區走在前、作示范、創一流,在創新生態、產業生態及營商環境各方面都走在了全省前列,真正擔當起了“山西深化轉型綜改主戰場、主引擎”的歷史使命。
產業集群氣象新
山西綜改示范區于2017年2月正式掛牌,由太原、晉中的8個國家級、省級產學研園區組建而成,規劃面積約600平方公里,擔負著為山西轉型綜改先行先試、探路領跑的重大任務。近年來,綜改示范區以科技創新為引領,推進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努力打造精密電子制造、合成生物、光伏產業、現代服務業4個千億級產業集群,以及智能制造,加快培育信創、碳化硅、藍寶石、高端裝備、新材料等一批百億級新興產業集群。
目前,中電科建成全國最大的第三代半導體碳化硅襯底材料基地,百度建成全國最大的人工智能標注中心,智奇高鐵打造了全國最大的高鐵輪對生產基地,上海凱賽生物與山西綜改示范區共建的山西合成生物產業生態園一期投資達到450億元。錦波生物全球首創“重組Ⅲ型人源化膠原蛋白凍干纖維”獲國家藥監局批準上市,人源化膠原蛋白產業園預計年底建成投產。同時,依托富士康、中科曙光、百信、快成物流、泛城控股、京東等龍頭企業,逐步構建百億級產業集群。
營商環境面貌新
優質的營商環境是產業項目發展壯大的基礎。綜改示范區實行了“三化三制”改革,實行領導班子任期制、全員崗位聘任制和績效工資制,建立起了專業化、市場化、國際化的管理團隊;對標自貿區先進制度成果,探索實施了上百項改革創新,其中42項作為樣板在全省復制推廣,并榮獲“中國最具投資價值開發區”稱號。
園區實施了體制機制重塑性改革,深層次激活內生動力和活力,搭建起優質高效的招商引資服務組織架構,形成“小管委+大公司”專業化產業化招商引資服務體系;在深化“放管服效”改革的基礎上,構建起“一網通辦+承諾制+標準地+一話通辦+全代辦+全程幫辦”的全生命周期服務體系,為企業發展提供了更精準、更高效的服務。
經濟發展成果新
一片熱土,無數風流。成立四年來,綜改示范區主要經濟指標實現持續快速增長。太原片區2017年到2019年,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1.9%;2020年,努力克服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地區生產總值同比增長6.3%。2021年上半年,GDP增速達到20.6%,在中部六省高新區排名第一。今年前三季度,綜改示范區太原片區地區生產總值同比增長19.7%;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43.22%;工業投資同比增長125.26%;進出口總額1175.7億元,約占全省進出口總額的70%,同比增長102.5%。
隨著經濟快速發展,綜改示范區市場主體穩步增長。截至9月底,太原片區市場主體達到3萬余家,較2020年末增長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