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视频91,日韩脚交footjobhdboots,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观看 ,久久久久电影

您當前的位置 : 太原新聞網 >> 今日聚焦

融合發展的成功案例 天龍山石窟數字復原展獲全國十佳

來源:太原晚報 作者:記者 陳辛華 2021年11月07日 07:17

  全國文化遺產云傳播精品征集推介活動日前落幕,“全國文化遺產云傳播十佳項目”和“全國文化遺產云傳播優秀項目”揭曉。太原市天龍山石窟博物館“美成天龍——天龍山石窟數字復原展”,獲得“云展示”系列的全國十佳。

  全國文化遺產云傳播精品征集推介活動,由中國電視藝術交流協會、中國文物報社主辦,博物館、信息化、社教、傳媒等相關領域專家組成評審委員會,通過審閱、綜合評議,實名投票選出“全國文化遺產云傳播十佳項目”和“全國文化遺產云傳播優秀項目”,分別設有“云展示”“云講解”“云講堂”三個系列。

  天龍山石窟開鑿于東魏、北齊、隋唐時期,現存洞窟25座,大小石佛造像500余尊。以嫻熟的雕刻技藝、細膩的表現手法著稱于世,是佛教石窟逐漸中國本土化的典型實例,獨具魅力的“天龍山樣式”代表了中國石窟藝術的巔峰。

  太原市天龍山石窟博物館與國內外學術機構合作,歷時6年,在世界近30座博物館采集到100余件天龍山流失造像的三維數據,實現11座主要洞窟的專業數字復原。“美成天龍——天龍山石窟數字復原展”,首次全面再現天龍山石窟藝術,是國內將流失文物與其原始環境全方位虛擬合體的首創,也是國際上第一例該類型文物的大型數字復原展。2019年7月,作為國家“中華文化走出去”重點推廣項目,在法國圣但尼市首展,成為“文物+科技”融合發展的典型成功案例。當年9月,在太原博物館開啟國內首展,利用沉浸式影院、幻影成像、3D投影、數字洞窟、VR石窟探險、全息影像等表現形式,觀眾參與互動、沉浸體驗。

  市文物局黨組書記劉玉偉表示,天龍山石窟數字化展示,讓流失百年的石窟造像魂歸故里,是推動文物與科技深度融合的鮮活實踐,讓文化惠及更多民眾,在深入挖掘歷史文化內涵、講好太原故事、擴大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影響力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目前,天龍山石窟博物館正在建設數字館,對展覽進行完善和提升,將會以更豐富的內容、更現代的形式與大眾見面。

  此外,山西博物院“晉界”講壇第三期“晉國霸業”,獲得“云講壇”系列“全國文化遺產云傳播十佳項目”;山西博物院“黃河文明的標識——陶寺·石峁的考古揭示”系列展示,獲得“云講解”系列“全國文化遺產云傳播優秀項目”。

(責編:張杰)
主站蜘蛛池模板: 洛川县| 祁阳县| 宽甸| 金阳县| 杨浦区| 团风县| 栖霞市| 敦化市| 利辛县| 塘沽区| 洛阳市| 建德市| 凤山县| 娱乐| 重庆市| 乳源| 武邑县| 广饶县| 秭归县| 吴堡县| 西青区| 玛沁县| 彝良县| 河西区| 健康| 遵义县| 万州区| 杭锦旗| 且末县| 吴忠市| 汕尾市| 栖霞市| 延安市| 宜阳县| 迭部县| 青阳县| 祁东县| 龙州县| 上犹县| 巨野县| 连云港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