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消息,今年以來,山西省退役軍人事務廳以多元化思路方式方法,著力破解安置難題、提升安置質量、優化安置效率,努力推動退役士兵安置工作高質量發展。
挖掘崗位安置“新潛能”
省退役軍人事務廳克服困難,努力挖存量、擴渠道、留空間,年初便協調多個部門適當增加事業單位接收退役士兵計劃數量,提前預留退役士兵事業單位專項計劃924個,確保空出編制“虛位以待”。同時,將用工需求較大、參保繳費正常、經濟效益較好、職工工資待遇較高的省屬企業作為挖掘安置潛能的重點對象。今年,總體安置計劃達到近2000個,保證每名退役士兵有1.5個計劃可供選擇,有效提高了退役士兵的選擇空間。
全面實現培訓見習“全覆蓋”
積極適應當前疫情常態化防控的要求,采取“線上自學+線下面授+綜合測評”培訓模式,從思想政治引領、安全保密教育、退役政策和心理調適等方面,多管齊下開展退役軍人教育培訓任務,確保適應性培訓不漏一人。同時,積極為接收單位和退役士兵互相了解“搭臺唱戲”,把退役士兵重點推薦到縣級各部門、重點鄉鎮、退役軍人服務中心等基層單位和駐地企業“代崗”鍛煉,積極幫助廣大退役士兵加快角色轉變、實現華麗轉身,有效達到了接收單位用人和退役士兵強能的雙贏效果。
定制士兵選崗“說明書”
針對以往安置過程中由于對地方崗位不了解而產生的選崗滿意度不高甚至無端滯留等問題,主動加強與中央駐晉和省屬企業溝通協調,要求對所提供的企業崗位根據其不同特點和崗位要求,逐類逐崗制定明細表和詳細的崗位說明書,內容涵蓋崗位類別、薪資收入、社保繳納、工作內容、能力要求、職業規劃及晉升空間等要素,并與安置計劃同步公布,為退役士兵確定意向崗位預留充分的選擇空間和思考時間。通過提供崗位說明書輔助退役士兵選崗,有效防止和杜絕了因選崗“空對空”而出現的人崗不相匹配的尷尬,更好促進退役士兵安置實現“人崗相適、人事相宜”。
開發社保接續“新模塊”
為實現安排工作退役士兵待安置期間社保新政策真正落地見效,解決保險轉接實際操作層面的難題,協調省社保局為退役士兵待安置期間養老保險的登記繳納專門開發社保系統專用模塊,從明確參保單位、確定繳費基數、規范安置后轉接程序等方面入手,對全省退役士兵待安置期間養老醫療保險接續工作進行了統一規范,有效地解決了退役士兵待安置期間遇到的各類養老保險轉接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