啪、咔噠、吱吱、咯噔……有些人的膝蓋“話很多”,比如蹲下、站起、走路或者上、下樓梯。多數情況下,膝關節響聲是生理性的,不代表有病,只是無關痛癢的“碎碎念”。但也有一部分響聲是病理性的,膝蓋“罵罵咧咧”是在催你早點去檢查和治療,以免拖延造成更嚴重的損傷。那該如何分辨膝蓋“說”得是什么呢?
人體的下肢主要可分為髖關節、膝關節與踝關節3大關節。而這3大關節同時負責了下半身活動性與支撐性的兩大重要功能。其中,膝關節更是影響活動最重要的關節活動中樞。因此,平時做好膝關節保養,對于維持良好的行走能力非常重要。除適度活動、伸展鍛煉肌力來保養膝蓋外,還要注意日常保持適當體重,膝痛患者還要盡量避免上下樓及爬坡等傷膝動作。
如果不能避免,要學習如何正確上下樓梯,可有效減輕膝關節負擔、保護膝蓋健康!
不同的姿勢,膝關節的負重不同
除了睡臥和坐著的時候以外,膝關節總是承擔著體重的數倍重量,就以最簡單的平地行走來說,膝關節就要承受體重2~3倍之重。換言之,以體重60公斤的人為例,在平地上步行時,膝關節必須承受180公斤重量。

而上下樓梯時,膝關節則瞬間承受體重3倍以上重量。如果是快步奔跑或是上下樓梯,那么膝蓋的負擔又更大了,瞬間承受重量更可能達到體重的7至8倍之多!所以,想要保護膝關節健康,控制標準體重很重要。
膝關節疼痛患者,如何上、下樓梯
患有膝關節炎的人,若想避免關節再度磨損、減少疼痛發生,一定要學會如何正確地上下樓梯。
上樓梯的動作主要受力在肌肉,而且很多時候為了看清楚臺階而彎腰時,膝關節就會彎曲而增加受力。此外,多數人平日習慣挺著肚子,這樣的不良姿勢,也會導致身體重心向下,使上樓梯時必須多花費力氣將向下的重心往上抬高,這便是上樓梯讓人感到吃力的原因。
下樓梯的動作主要受力在膝關節和椎間盤,尤其是進行下樓梯動作時,先跨到下一階的一只腳,其彎曲的膝關節必須要承受全身重量。所以相對于上樓梯,下樓梯其實對于人體膝關節來說更費力。想要減輕上下樓梯的關節負擔,可以這樣做:
1、上樓梯的要領
健康的腳先跨上一階,痛腳再隨后跟上,抬起痛腳時,把重心放在健康的一只腳上。

2、下樓梯的要領
痛腳先跨、健康的腳再隨后跟上,跨出痛腳時,先以腳尖著地,再緩緩將體重置于這只腳上。

學科帶頭人

林樹忠
骨科汾東三病區主任、副主任醫師、運動醫學專業學組組長、骨關節疾病專家。
擅長:四肢關節運動損傷的微創治療,如半月板成形、韌帶修補、軟骨移植、前后交叉韌帶重建、肩袖損傷修補、髖關節撞擊綜合征、踝關節撞擊綜合征、滑膜皺襞綜合征等微創手術治療;輕中度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保膝治療,重度髖膝骨性關節的人工關節置換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