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概況
雪橇(sled),雪上運動項目之一,是在比賽中乘坐金屬制或木制的雙橇滑板沿著有各種彎度的專用冰道高速滑降至終點的一種運動。單人賽所用的雪橇重量為21至25公斤。賽事一般為期兩天,每日進行兩次滑行。首次的出發順序以抽簽決定,之后的出發順序以成績決定,用時短的靠后出發。4次滑行所得時間合計起來,用時最短的運動員為優勝。雪橇與雪車的區別是選手腳在前滑下賽道,而鋼架雪車是選手的頭在前滑下賽道。
“冰上F1”
雪橇運動起源于北歐。據記載,早在1480年,挪威就已出現了雪橇。19世紀中后期,第一條雪橇專用賽道被瑞士一家酒店老板建造出來,以吸引那些喜愛刺激和冒險的顧客。1883年,瑞士人皮特·明希和澳大利亞人喬治·羅伯遜在瑞士達沃斯進行了一次“偉大的國際雪橇比賽”。他們用時9分15秒滑過4公里長的賽道。隨后這項運動在瑞士、奧地利、德國、意大利以及美國等國迅速興起。早期的雪橇運動歸屬于1923年成立的國際雪車和雪橇聯合會管轄。1957年,國際雪橇聯合會正式成立,它由此步入獨立發展階段。無舵雪橇現在已發展到世界五大洲60多個國家和地區開展,已有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無舵雪橇組織加入了國際無舵雪橇聯合會。國際雪橇聯合會總部現設在意大利米蘭。中國雪橇運動最高組織為中國雪橇協會。
這項有著“冰上F1”之稱的冰上運動,在2022年北京冬奧會上展示著它極速的魅力。
項目沿革
1964年奧地利因斯布魯克冬奧會上,無舵雪橇運動被列為正式比賽項目。國際無舵雪橇聯合會對規則進行了一次修改,禁止使用加熱裝置,并在出發前對雪橇的溫度進行檢查。該屆冬奧會共進行了男子單人、女子單人、男子雙人三個小項的角逐。2014年俄羅斯索契冬奧會時增加了團體接力的比賽,共計4個小項。
金牌設置
北京冬奧會雪橇項目共設立了男子單人雪橇、雙人雪橇、女子單人雪橇以及雪橇團體接力4個小項,4塊金牌。
比賽場地:延慶賽區國家雪車雪橇中心。
比賽時間:2月5日至10日,金牌產生為2月6日、8日、9日、10日。
據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組織委員會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