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9日消息,市政府辦公室發布的《太原市“十四五”綜合交通運輸體系規劃》顯示,到2025年,我市將形成“3223出行交通圈”,太原人出行會更加方便快捷。
“3223出行交通圈”,即太原到國內主要城市3小時通達,太原到省內設區市2小時通達,市區到縣2小時通達,市區內30分鐘通勤。在省內出行方面,依托山西中部城市群發展,構建以太原為中心的新型城際客運服務系統,實現城際客運同城化,提高太原與城市群內其他城市間的出行效率。
以太原和晉中為例,《規劃》提出,促進太原晉中交通一體化發展。加快推進兩市道路對接,集中解決“斷頭路”“瓶頸路”問題,提高交通的順暢性。重點推進青銀二廣高速公路太原聯絡線工程、國道108太原過境段改線等公路銜接工程和南中環東延工程、龍城大街東延等城市道路銜接工程,提高太榆路通行效率,緩解太榆路交通擁堵問題,共同形成城際綜合交通快速走廊。同時,推進公共交通一體化,調整優化太原晉中區域公交線網、站場和公交換乘樞紐,完善微循環公交網絡,擴大“同城化公交”覆蓋面,形成高效便捷的交通服務體系。共同推動兩市軌道交通建設,推進太原軌道交通1號線、3號線向晉中延伸。
市內出行方面,我市將持續推進公交都市建設,加快構建以軌道交通為骨架、常規公交為基礎、出租車為補充、慢行交通為延伸的“四位一體”城市公共交通體系。“十四五”期間,實施一批地面公交建設重點工程,包括:逐步推進中心城區422個公交站臺智慧化改造工程;結合軌道交通和公交場站建設進度,適時調整公交線路等。我市將全面優化地面公交線網布局,構建干線、普線和微循環相協調的多層次地面公交網絡。公共自行車建設上,重點推進公共自行車交通系統三期項目建設,新建1000個有樁站點,改造現有1285個有樁公共自行車站點,新購,3萬輛自行車。同時,在軌道交通沿線布置公共自行車樁位、非機動車停車位、公交停靠站、臨時停車位等交通銜接設施,實現各地面交通與軌道交通無縫換乘,打造多層次一體化公共交通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