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耕備耕時節,記者看到,晉源區北河下村振華園藝產業園一派繁忙景象。
在魚花混養溫室大棚內,5個直徑為7米的水池排成一列,里面養著草金魚、錦鯉等,一邊是鮮切花種植基地。

這里的大棚依托資源互補共生技術,將養殖魚用水通過過濾殺菌后“補給”花卉,同時將魚類排泄物轉化成硝酸鹽類物質,為種植的花卉提供優質肥料,實現傳統漁業循環養殖和大棚花卉種植有機結合。

“單池單批次水產品產量在1500公斤至2500公斤,一年可養殖3批,單池預計年產值可達15萬元。”產業園負責人劉源告訴記者,自從年初引入魚花綜合種養模式后,真正實現“一水兩用、一棚雙收”。

養魚不換水,種花用魚肥,魚花雙豐收……這樣高效集約的農業模式如今在晉源區悄然成型。

據了解,2022年,晉源區將積極推廣“魚混+”綜合種養模式,高標準推進64座綜合種養大棚建設,開啟魚+稻、蓮、花、果、菜的“魚混+”生態化養殖“晉源模式”。讓傳統大棚變成生態圈,成為了農民增收新渠道。
(責編:鄢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