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共產黨員,戰斗在人民群眾最需要的地方,我感到非常榮幸,還能干得動就多干點。”今年74歲的王杰,已有36年黨齡,曾是同煤集團的高級工程師,村口增設黨員先鋒崗,他第一個主動請戰參與防疫。像王杰一樣,疫情發生以來,陽曲縣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聞令而動、向險而行,一面面鮮紅的黨旗在戰“疫”前線高高飄揚。

發揮優勢,集結黨員干部。疫情發生后縣委組織部第一時間印發《致全縣基層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的一封信》,連夜吹響黨員干部到社區報到的“集結號”。下撥20余萬元黨費,支持基層黨組織疫情防控工作。從縣直機關抽調450余名黨員干部下沉到12個社區,組建全員核酸應急小分隊,組織高標準實戰演練。在全縣主要交通干道和重點交通卡口、村(社區)卡口設置黨員先鋒崗、黨員志愿服務隊,實行24小時值班制,嚴格落實測溫、驗碼、戴口罩“三要素”,做到逢車必查,逢人必驗。
敲門行動,精準管控全覆蓋。全縣128個村(社區)黨組織把疫情防控作為抓黨建促基層治理能力提升專項行動的首要任務,充分運用黨建網格優勢,建立黨組織書記、全科網格員、機關事業單位下沉干部、社區志愿者四級防護隊伍,對全縣227個網格開展“敲門行動”,逐戶登記常住人員和返縣人員信息,確保“不漏一戶、不漏一人”。對居家隔離戶安裝門磁卡、張貼隔離卡,及時安排醫療人員上門采樣,并提供物品采購、快遞取送、送醫救治等“跑腿”服務。

外防輸入,堅守轉運專班。從機關企事業單位抽調480余名黨員干部組建轉運工作專班,24小時堅守在重要交通場站,對從省外經民航、鐵路入晉返晉風險人員,全部實行專人對接、專車轉運,確保全鏈條無縫隙管控到位。做到“接返+轉運+隔離+管控+賦碼+解除”全程閉環管理,確保風險人員“來源清、人數清、位置清、管控清”,做到凡接必管、一管到底、不漏一人。
就地報到,并肩戰“疫”在一起。縣委組織部第一時間號召家住管控區和防范區的陽曲干部主動出列,向所在社區報到,與小店區、晉源區、萬柏林區干部群眾共同戰“疫”。25名陽曲民警成立應急增援大隊,設立臨時黨支部。122個機關事業單位干部編成三個志愿服務工作隊,由縣級領導和單位部門一把手任隊長,結合實際工作需要和能力特長,合理分配任務事項,做到幫忙不添亂、服務高效、安全有序。5日,10名醫務人員緊急馳援小店,9日,將首批物資送抵小店。

關愛激勵,考察考核在“疫”線。縣委組織部發出《致全縣奮戰在疫情防控一線黨員干部的慰問信》,制定激勵舉措,成立由縣委組織部部務會成員組成的5個督導檢查組,深入農村、社區、機關企事業單位,在大戰大考中準確識別全縣干部政治素質、能力作風,看望慰問重點崗位干部,鼓舞士氣、激勵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