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太原新聞網 >> 綜合新聞

山西省太原市萬柏林區:聚焦城市能級提升加快推動城鄉融合發展

來源:人民論壇網 2022年09月19日 14:52

  ?近年來,山西省太原市萬柏林區牢固樹立城鄉“一盤棋”理念,堅持城鄉融合發展不動搖,區位優勢充分釋放,城鄉融合規劃藍圖和體制機制逐步建立,城市發展空間進一步拓展,核心城區能級和輻射帶動力逐步提升,走出了一條具有萬柏林特色的城鄉融合發展之路,為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集聚區、創新活力引領區、綠色生態示范區、品質生活體驗區、文明和諧幸福區夯基壘臺。

  突出城鄉統籌規劃,構筑產業布局“新藍圖”。一是改造拓展城市空間。堅持把城中村改造、城邊村改造、棚戶區改造、老舊小區改造和西山采煤沉陷區綜合治理作為全區一號工程,通過“撤村建居”和“產業上山”,全面盤活土地資源,為全面優化生產、生活、生態布局奠定良好基礎。二是穩妥進行區劃調整。堅持城鄉一體,積極實施行政區劃調整,撤銷王封鄉、化客頭街道,設立王化街道,在全省率先實現全域街道化,將西山廣闊空間深度融入區域發展總體布局,最大限度整合公共資源,促進各類要素和資源向街道集聚。三是加大片區綜合開發。緊緊抓住太忻一體化經濟區建設重大歷史性機遇,實施以產業布局為核心的片區綜合開發,以東社—西銘片區為核心,打造高端裝備制造業產業集群;依托西山生態文化旅游示范區,打造生態文旅休閑產業集群;謀劃啟動高鐵西站商務區建設,打造現代服務業產業集群。四是加快推進組團式發展。以迎澤西大街、太重、大眾等重點片區為主戰場,推進太重集團退城入園、大眾棚戶區改造等項目建設,高品質推進深度城市化,形成“山、水、林、人、城、產”和諧共融的新型城市社區。

  突出基礎設施建設,提升城市功能“新品質”。堅持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高效率推進,著力提升城市品質,改善居民生活條件。一是完善路網體系。改造提升西機東路等54條次干道和小街巷,全力配合地鐵1號線、3號線建設,高標準開展轄區內東西山旅游公路和1條“四好農村路”建設,“三河”快速路15分鐘通達西山。二是提升城市品質。重點開展創城“六大工程”,扎實推進人居環境、交通秩序、市場運營、市民文明等方面“五治五提升”集中行動,穩步推進133條“背街小巷”提檔升級,2022年全區計劃改造老舊小區32個,涉及居民14566戶,截至7月底,已全部開工,開工率達100%。三是加強精細化管理。以智慧城市指揮平臺為載體,構建“全時段、全區域、自動化、多途徑”的事件預警網絡和協同治理體系。積極推進垃圾分類工作,建成全市第一家可回收物分揀中心并投入使用,全區垃圾實現減量10%以上。

  突出公共服務供給,健全普惠共享“新體系”。以新型城鎮化建設和城鄉融合帶動產業發展、民生改善等全區中心工作取得新成效。一是實施教育強區戰略。持續深化學校管理體制改革,積極探索教育聯盟、集團化辦學、“名校+新校”“名校+普校”等辦學模式,引進山大附中、省實驗小學等優質教育資源。2021年以來新建小學5所、公辦幼兒園3所,新增優質學位7200個,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不斷擴大。二是提升公共衛生服務水平。積極爭取省市更多優質醫療資源均衡布局,與山醫大一院合作共建“緊密型醫聯體”,市婦幼長風院區建成運營,全力配合市第三、第四人民醫院新改擴建項目,初步建立起“15分鐘醫療圈”。積極推進31個村衛生室標準化建設全覆蓋,進一步提升鄉村衛生室服務能力。公共衛生應急體系建設不斷加強,常態化防控和突發疫情處置能力切實提升。三是協同推進養老事業產業。全力打造“1+14+N”養老服務模式,加快推進區老年醫養照護中心等項目建設步伐,高品質建設9個省、市級“社區養老幸福工程”,高標準建成65個社區食堂,扎實推動構建多層次、立體化養老服務新格局,萬柏林、下元兩街道先后被評為全國智慧健康養老示范街道。四是全面加強社會保障。不斷完善分層分類的社會救助體系和三級全覆蓋的退役軍人保障體系,擴大各項社會保險覆蓋面,推動社會救助改革創新省級試點工作,在全市率先開展未參保失業人員等困難群眾實踐創新試點,扎實推進退役軍人服務保障體系規范化建設,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區人民。五是健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成九院文體中心,完成14個綜合文化站、119個文化服務中心標準化配置,總投資4.9億元的錦繡山河美術館開工奠基,區公共文化服務中心選址工作完成,即將開工建設。六是提升全民健身公共服務水平。全區設置體育健身站點140個、健身路徑290套,覆蓋全區每個村、社區;全區體育場地設施有41類1591塊、場地面積265萬平方米,人均體育場地面積達到2.6平方米以上。

  突出資源優化配置,打造要素保障“新格局”。結合實際,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推動城鄉要素高效配置。一是深入推進戶籍制度改革。深化落實以經常居住地登記戶口、集體戶制度等戶籍制度改革,簡化下放落戶審批手續,加強流動人口登記管理,全面實施居住證制度,確保有意愿的未落戶常住流動人口全部持有居住證。二是加快推進土地制度改革。全面完成清產核資、成員身份確認、股份合作制改革、賦碼登記、權證頒發等工作,農村承包地確權登記頒證工作基本完成,14000余畝承包地確權到2896名農戶手中。全面建成信息一體化、管理規范化、運行透明化的為農服務綜合體系,農村承包土地經營權、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股權、農村集體資產出租等交易服務及農村產權交易深入開展。三是加快完善金融體系建設。制定支持銀行類金融機構入駐獎勵辦法,大力引進股份制銀行、城商行、村鎮銀行,完善銀行業網絡布局。高標準打造金融集聚區,引導銀行、保險,擔保、小額貸款、基金等公司設立網點及分支機構,不斷增強金融資源集聚輻射效應。

  作者:李明,系山西省太原市萬柏林區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

(責編:張佩)
主站蜘蛛池模板: 任丘市| 蒙城县| 陇川县| 百色市| 邻水| 南安市| 胶南市| 前郭尔| 克什克腾旗| 乐东| 哈密市| 新宁县| 广灵县| 建始县| 射阳县| 新乡县| 九龙县| 兴文县| 江孜县| 贺州市| 北碚区| 平南县| 菏泽市| 桦甸市| 台中市| 恩平市| 明水县| 伊春市| 海南省| 中卫市| 莱芜市| 景洪市| 衡阳县| 五原县| 民县| 繁昌县| 宜城市| 鸡西市| 嘉祥县| 浮山县| 台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