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早上6時,天還未亮,在古交市桃園街道騰飛路社區的防控值守點,下沉黨員張永紅和志愿者們早已到崗。在這里,每次輪班時,接班工作人員總會提前到達,交班人員往往延遲交班,彼此互幫互助,通過優異的表現,成為了社區第一個黨員先鋒崗,起到了先鋒模范帶頭作用。
騰飛路社區有人口1.8萬余人,居住人員結構復雜,且社區區域跨度大,防疫形勢嚴峻。為做好疫情防控,古交市機關事業單位40余名工作人員(黨員17人),主動下沉騰飛路社區,團結帶領群眾同心抗疫。
來自古交市財政局的王秀梅,在下沉服務中主動擔當,擔負起所在卡口總指揮職責。作為一名有豐富經驗的黨員干部,她根據卡口志愿者的年齡、性別,把志愿者分為三個不同小分隊,并建立排班制度,根據實際情況隨時對值班表進行更新替換,當好“領頭雁”。
“當我得知社區成立了抗疫先鋒隊,需要志愿者,我第一時間就報了名,我是一名共產黨員,愿為抗疫工作貢獻我的一份力量。”來自千峰煤礦的王志武主動請命,加入了社區的黨員先鋒隊,主動擔當作為,申請去最難的崗位。
李媛、郭倩楠、陳園園等幾名年輕的小姑娘,負責在工行卡口值守,每天值守結束后,她們默默指著已經沙啞的嗓子,彼此相視一笑,小姑娘們說:“連著幾天的站崗確實很累,真的是體會到了抗疫一線工作人員的不容易,但是只要社區有需要,我們一定24小時在線服務”。
“有2戶居民需要上門做核酸;有200多個孩子要上網課;有12戶家里只有老人在……作為網格員,對網格內居民的具體情況了如指掌是我的本職工作,每天都去看看口罩、防護物品還有沒有,缺不缺什么東西。”馬志紅既是社區抗疫先鋒,也是社區網格員,“居民情況,我都記在心里了。”
在社區臨時黨支部的指導下,他們化身“快遞員”,向被隔離在社區的外地人員送去防疫物資;化身“運輸員”,對因病需要外出就醫的人員第一時間開啟綠色通道……他們心懷黨員的責任與擔當,把黨的溫暖傳遞給居民。
記者 劉志剛 通訊員 劉凱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