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5日,省十四屆人大二次會議舉行第二次全體會議,省人大常委會向大會報告工作時提出,將緊扣省委確定的目標任務和工作安排,回應人民群眾所思所盼,進一步加強重點領域立法。
2023年,省人大常委會認真行使憲法法律賦予的立法權,有序推進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各領域立法。制定民營經濟發展促進條例,重點對市場主體平等準入、創業創新、政務服務等作出規定。審議制造業高質量發展促進條例草案,助力制造業振興升級。繼出臺煤炭清潔高效利用促進條例之后,修改節約能源條例,為推進能源革命提供法治支撐。制定濕地保護條例,修改河道管理條例,開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立法調研,為落實重大國家戰略,推動我省高質量發展提供法治保障。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加強民生和社會領域立法。制定平安建設條例,保障人民安居樂業、社會和諧穩定。修改消費者權益保護條例,加強對網絡直播營銷等新型消費業態的監管。修改農產品質量安全條例、地方病防治條例,以更嚴的標準和監管守護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制定城鄉垃圾管理條例,以法治方式促進人居環境改善。制定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條例,更好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需要。修改未成年人保護條例,為未成年人健康成長提供法治保障。
今年,省人大常委會將牢牢把握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這一最大政治,統籌做好法規的立改廢工作,以高質量立法推動我省高質量發展。服務資源型經濟轉型發展,出臺制造業高質量發展促進條例,修改旅游條例。圍繞實施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制定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條例、人工影響天氣管理條例,修改水資源管理條例、水土保持法實施辦法。助力打造內陸地區對外開放新高地,修改建筑市場管理、高速公路管理、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等條例。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制定鄉村振興促進條例,修改漁業法實施辦法。圍繞民生改善、社會治理,制定體育發展條例,修改畜禽屠宰管理、紅十字會、消防等條例。自覺扛起保護傳承山西厚重文化遺產的歷史責任,制定文物保護條例、五臺山文化景觀保護條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