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紀念太原解放75周年之際,我們深切緬懷太原戰役中犧牲的人民英雄,更不會忘記那些在隱蔽戰線上為共和國獻出寶貴生命的無名戰士。
1949年3月10日,距離太原解放僅有45天,年僅35歲的中共地下黨員李祥瑞和劉鑫、梁維書、李心平、尚勉旃、李建唐、韓建民、衛吉祥等8名革命青年被反動派殘殺,他們用青春的鮮血染紅了曙光中太原城墻上的獵獵紅旗。
翻開李祥瑞同志已故愛人、太原巨輪街道辦事處離休干部楊慎的回憶文稿,一行行血與火凝結成的文字間,一位信仰堅定的青年黨員向我們徐徐走來。
李祥瑞,1915年生于靜樂縣(今婁煩縣)婁家莊村一個耕讀世家。1932年考入太原成成中學,在校期間參加了革命。
1943年,受黨指示,李祥瑞與地下黨員、青干校校長趙宗復取得聯系,趙宗復委派李祥瑞為青干校分會副主任特派員。青干校原是閻錫山培養國民黨特務的學校,學生輪流外出搜集反閻言論,偵察共產黨活動行蹤。閻錫山在同志會執行部專設服務管理科,讓學生們繞過學校直接到這里匯報,并派侍從秘書徐建三親自抓管理服務科和青干校工作,讓忠于閻錫山的職業特務和爪牙擔任青干校班隊指導員、政訓員等合法身份。我黨知情后,團結爭取了一部分進步學生,只向服務科匯報一些無關緊要之事,粉碎了閻錫山的陰謀。
1946年5月1日,在黨的指示下,青干校改為國民師范學校,李祥瑞任國民師范學校同志會校分會主任特派員,后任政訓室主任。雖然李祥瑞和趙宗復身份沒有暴露,但閻錫山疑心很大,不信任趙宗復,在國民師范仍然安插著特務眼線。敵人在國民師范門口西側開了一個黃河書店作為特務機關,秘密監視趙宗復和李祥瑞的活動。當時趙宗復是進山中學校長,進山中學后門對著國民師范校門。為躲避特務監視,李祥瑞妻子楊慎抱著兒子來到這里,佯裝在校門口玩耍,李祥瑞便借機串到趙宗復家里,和趙宗復交換文件情報和意見。他們夫婦就這樣在太原上馬街2號國民師范度過了一段危險的難忘歲月,隨時冒著被捕殺頭的危險。李祥瑞這樣告訴妻子:“一個革命者,應該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人活著要有價值,我們要多為黨工作,多為人民作貢獻。”
1948年秋,李祥瑞以“反動基干”身份參加了基干委員會組織的檢查太原城防工事活動。此時,閻錫山反動統治已大廈將傾。李祥瑞膽大心細,將檢查情況毫無遺漏地繪制成圖,將國民黨碉堡位置及數目圖、地道、兵力分布和軍火配備情況,一一作了詳盡說明,形成一份報告,交給趙宗復,趙宗復轉交進山中學政訓教導員、我黨地下交通員曹瑞庭,由曹瑞庭送至我解放區——太谷縣九〇九辦事處。曹瑞庭在途中被特務抓獲,圖紙落在了特務手中。因曹瑞庭是進山中學學生,敵人便將進山中學可疑人員趙宗復、韓建民、劉鑫、梁維書、衛吉祥等批捕。考慮到李祥瑞同志處境十分危險,黨組織決定讓他撤離太原,并派幾個月前轉移到解放區的國民師范地下黨員張瑛秘密回并,計劃帶領李祥瑞在暮色掩護下離開太原。李祥瑞囑咐楊慎,他還不能走,一是走后無人打探趙宗復的情況,得設法營救他;二是他一走,楊慎和孩子必然暴露。
不久解放軍包圍了太原城。閻錫山為減輕太原的生活壓力,命令城中職工家屬、老弱病殘迅速疏散。大部分市民到了北京,楊慎帶著孩子隨學生們也到了北京。夫妻含淚作別,誰知竟成永訣!
太原戰役已經打了5個月,1949年3月5日至7日,黨組織和曾在晉中戰役中被我軍俘虜后釋放的國民黨軍長李治發取得聯系,李治發同意發動起義。經過幾次商談,制定了具體起義安排計劃,誰料這個反動透頂的家伙耍兩面派伎倆,竟然把起義計劃和我軍帶隊名單向閻錫山告密,致使起義失敗。3月10日,李祥瑞與其他7名黨員青年被捕,梁化之對李祥瑞進行威脅利誘,李祥瑞大義凜然,毫不畏懼,為太原解放獻出了自己的生命。
1949年4月24日,嶄新的紅旗插上了太原城頭,可惜李祥瑞等在隱蔽戰線上英勇戰斗的青年戰士已經長眠于并州大地,他們的名字將永遠被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