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视频91,日韩脚交footjobhdboots,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观看 ,久久久久电影

您當前的位置 : 文明太原 >> 傳承好家風好家訓

學黨史 跟黨走 一個普通家庭的“紅色家風”

來源:太原晚報 作者:侯慧琴文/攝 2021年06月15日 11:08

  “老媽,我們先做做學習強國的問答題?”5月19日晚上,省政府第一招待所第一黨支部書記岳東給老母親按摩完,又與老人一起翻看黨史知識。他的姥爺和姥姥在抗戰期間積極支前,父親于抗美援朝時參軍,母親則是一名敬業愛黨的老黨員……從小耳濡目染,岳東將“跟黨走”作為人生座右銘,岳家的“紅色家風”也在柳巷街道起鳳街社區傳為佳話。

  熱心人

  在起鳳街社區,岳東是個出了名的熱心人。

  一次,他開車去西客站接人。當時是晚上10點多,他看到馬路邊蹲著一名老婦人,圍著頭巾,滿臉皺紋,腳邊放著大包小包,神情很痛苦。

  岳東很奇怪,便下車詢問。老人仿佛抓到了救命稻草,焦急地說,她從婁煩來到城里,本來和兒子約定在這里見面,但一直沒有等到人,自己又身體不適,雙腿疼痛難忍。

  老人來兒子家的次數很少,只能依稀說出兒子住在職工新村附近的高層,但具體住址和聯系電話都不知道。

  岳東當即請老人上車,帶她去找兒子。根據老人提供的有限線索,他找到一棟高層住宅樓,向物業人員打聽,找到了老人的兒子。

  一路的閑聊中,岳東得知老人關節不好,便又幫她聯系了省內一位知名專家診治。

  類似的熱心助人,已經不是一次兩次,看到別人有困難,岳東總會提供幫助。

  他說:“我是在踐行一名黨員的職責,這是我家的傳統。”

  好家風

  從小,岳東就愛聽姥姥和姥爺的故事。

  姥爺是榆社縣人,當時在村里當村干部,是地下黨員。從抗戰到解放戰爭,姥爺協助部隊運送糧食、布鞋支前,革命了一生。姥姥則是村里有名的繡娘,組織婦女為前線戰士做枕頭、布鞋、衣服。老兩口的支前故事,從小根植于岳東內心。

  岳東的父親兄弟幾人都是軍人,父親于抗美援朝時參軍,為前線補送給養。轉業到地方后,父親有一次獨自開車從太原往北京送給養,途中逢雷雨天氣,又遭遇堵車。父親忍著饑餓,一直守護著車上的物資,不肯離開半步。本來12個小時的路程,那次竟走了30多個小時。

  回家后說起這件事,父親卻風輕云淡,但他的毅力和對黨的忠誠刻在了岳東腦海中。

  父親經常帶著岳東兄弟幾人做好事。岳東清晰地記得,他上小學三年級時,曾跟隨父親和哥哥為當時的軍人俱樂部義務送道具,他當時不慎滑倒,磕到了下巴,臉部的疤痕至今還隱約可見。

  “力氣是奴才,用完還會來。”每次疲憊時,岳東總會想起母親常說的這句話。他的母親曾擔任一家國企的車間主任,白天工作、晚上組織員工學習,回了家還要照顧岳東兄弟,但從無怨言。

  “紅色家風”對岳東影響很大,懷著對黨的忠誠,他工作上兢兢業業,還擔任了省政府第一招待所第一黨支部書記。

  有傳承

  岳東的兒子今年21歲,正上大學。在院里,小伙子是鄰居夸獎的對象。

  小伙子有禮貌、樂于助人,看到院里的爺爺奶奶拎重東西,總會熱心跑上前幫忙。雖然是大學生,但他響應號召參與創業,成為同齡人中的佼佼者。

  年過八旬的老母親與岳東一家同住。每天下班回到家,岳東會為老母親按摩身體、剪指甲,坐下來和母親一起看學習強國。

  “老母親是黨員,特別關心黨和國家的新政策。我陪老人共同學習,既溝通了母子感情,又滿足了老人的精神需求,一舉兩得。”岳東說,老母親已經獨自學完了《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常常和他討論其中的“知識點”。

  起鳳街社區黨支部書記說,家風是一個家庭的優良品德。古語有云: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在黨史學習活動中,社區曾邀請岳東給大家講自己的家風故事,岳家忠于黨、樂助人的“紅色家風”深深感染了大家。

(責編:張志峰)
新聞[030340899]中模塊[030340899.down]的模板內容為空!
主站蜘蛛池模板: 麻栗坡县| 昆明市| 雷州市| 伊金霍洛旗| 藁城市| 南溪县| 陆丰市| 青田县| 苏尼特右旗| 馆陶县| 永福县| 二连浩特市| 宜宾市| 永善县| 襄汾县| 怀宁县| 铅山县| 淳安县| 乐业县| 汕尾市| 九江县| 突泉县| 贵溪市| 哈巴河县| 社旗县| 商南县| 永昌县| 内乡县| 子洲县| 鹿邑县| 安康市| 河东区| 通山县| 拉孜县| 扎兰屯市| 明水县| 友谊县| 绥滨县| 墨江| 会昌县| 沙坪坝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