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公筷,筷筷有愛”“一雙公筷在手,病毒繞道而走”……一句句溫馨的公益廣告宣傳語,無不向我們傳遞著文明用餐的健康理念。在全社會大力倡導使用公筷公勺的同時,越來越多的餐企、市民參與其中積極踐行,用實際行動向文明靠攏,守護健康。
夏日傍晚,涼風習習,位于解放路的某大型商場內的客流量明顯增多,而三層的餐飲中心人氣頗旺。市民小許與三五好友相約走進一家老字號餐廳,剛一落座,就看到服務員根據用餐人數放置了相應餐具,隨后特意擺上了一套公筷公勺。再抬眼一看,桌子中央還立著一塊印有“使用公筷健康你我”的提示牌。“疫情之后,人們的健康意識明顯提高,我們也在用實際行動努力為客人創造良好的就餐條件。”該餐廳主管告訴記者,社會倡導文明用餐以來,公筷公勺已成為堂食“標配”,他們不僅在桌臺上放置提示牌,還讓服務員主動關照客人使用公筷公勺,傳遞文明用餐理念,引導大眾健康生活。
美味佳肴與病毒疾病,或許只隔著一雙公筷的距離。記者在走訪中發現,眼下,市內各大型餐飲企業公筷公勺執行情況整體不錯,但一些中小型飯店對公筷公勺的推廣使用似乎“慢半拍”。21日中午,位于學府街上的一家特色飯店內上座率已近半,記者留意觀察,就餐人群以同事朋友居多,他們邊吃邊聊,氣氛熱烈,卻唯獨忘了彼此之間應該保持“一雙公筷”的尺度。“使用公筷公勺對健康有益。”記者善意提醒,一位食客卻道出自己的想法:“飯店沒給準備,咱也沒想起來,都是慣熟的人,在一個桌子上吃飯,用公筷反倒感覺生分了。”
“謹防病從口入,使用公筷公勺能起到有效阻斷作用,踐行文明用餐,就從這一頓開始。”市食品安全學會相關人士建議,各餐飲企業要自覺擔當“文明餐桌行動”的推行者,起到積極引導效果;而市民不論在餐館、食堂還是家里,都要有意識地養成良好習慣,向文明用餐再邁進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