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孩子的“樂園”
“媽媽,我要約課!”12月10日下午放學后,童童就著急地讓媽媽約課。是什么課這么受孩子歡迎?
原來,童童約的是社區的機器人課程。機器人課程收費相對較高,在外面上一節課得一二百元,加之路程較遠等原因,一些對機器人課程感興趣的孩子無法滿足學習。社區便請來老師,為孩子義務教授機器人課程。
從10月份開始,每周五下午,居民可在微信群接龍報名,上課時間是周六上午9點到11點。“我們每次不光能搭建,還能學習編程,機器人太好玩了!”提及機器人課程,童童喜上眉梢。媽媽說,孩子自從參加了機器人課程,周末變得豐富而有趣。
老人的“舞臺”
伴隨著明快的節奏,58歲的劉大姐舞動著身體,十分陶醉和享受。
自從有了外孫,劉大姐的日子就變得十分充實,卻也不乏辛苦。周一到周五,女兒和女婿上班,外孫就交給了勤
快的姥姥照顧。女兒和女婿周末休息,劉大姐也尋思著放松一下自己。在勁松社區,像劉大姐這樣的姥姥和奶奶不少。為了方便她們,11月,舞蹈隊成立后,特意選在周日活動。如今,舞蹈隊共有十幾位隊員,平均年齡在50多歲。
舞蹈使她們及時“充電”,感受到生命的活力,更為她們提供了展現自我的舞臺。
10個興趣組
在勁松社區,武玲麗每次出現,她溫暖、親切的笑容都會感染到身邊的人。退休多年的她擅長文藝,在社區組建起兩支合唱隊。原本不愛出門的老人現在變得開朗愛笑,生活單調的老人添了更多亮色。與此同時,武玲麗也感受到老有所為的充實。“社區如同我的另一個家,將我的興趣變成特長,成就了我們花甲老人展現退休生活風采的想法。年輕時忙于工作,現在可以完成心愿,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此外,社區還有編織、樂器、插花等多個興趣小組。參加的居民從幼童到古稀老人,大家不用奔波,便能在社區找到自己喜歡的興趣活動。
社區主任說,社區成立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后,便琢磨如何豐富居民生活,提升大家的生活品質。今年8月起,社區邀請老師,成立10個興趣小組,居民可免費參加。為了方便居民,即便雙休日,社區工作人員也不休息,繼續為居民提供便利。“看到大家滿意,我們為居民服務得更帶勁了,會繼續在‘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中,滿足居民需求,為大家搭建更多學習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