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少餐桌浪費、給冰箱“瘦身”,將零食糖果與同事“分享”……春節已過,但過年期間不少市民的“節約智慧”卻值得回味分享。
“年夜飯”是春節飲食“重頭戲”,家家戶戶的餐桌上會擺滿寓意美好的飯菜,其中,“交歲餃子”必不可少。然而,不少家庭包完餃子時,總會遇到不是餡兒多了,就是皮兒剩下等問題,倒掉扔了都可惜,咋辦?市民孫女士自有妙招。“剩的餡兒可先放冰箱里冷藏,下頓兒再包包子、烙餡餅。如果剩下餃子皮兒,直接揪成揪片,冷凍后隨時拿出來吃。”她對記者說,一到過年,餐桌上的浪費就有抬頭跡象,這與中國人的傳統觀念有關系,生怕吃不盡興、款待不周,但盡量減少食物浪費,可以做到。比如,把吃剩下味道相近的飯菜折成一盤菜、將沒用完的食材優化組合炒成“新菜”等,最大限度地減少浪費。“崇尚節約,一直是我們家的良好家風,從父母到姐妺都會以身作則,以不浪費為榮,畢竟糧食‘粒粒皆辛苦’。”孫女士說。
每年春節,冰箱的負荷量猛增,塞也塞不下。提起以往的過年經歷,市民蘇女士頗有感觸。今年,她提前計劃,給冰箱“瘦身”,不僅在備年貨時按需購買,放冰箱時也按類型歸置,感覺冰箱一下子清爽了。“今年過年前,我就按兩三天的量采買,家門口的超市天天開,缺啥補啥,方便得很。”觀念上的積極轉變,讓蘇女士真正體會到節約的好處。
“來來來,吃點兒炒貨、巧克力。”2月15日早上,市民王女士上班時特意從家里帶了些花生、瓜子和糖果,到單位跟同事分享,大家說說笑笑,辦公室的氣氛頓時熱鬧起來。她告訴記者,過年時買了不少零食糖果,其實吃不了多少。“獨樂樂不如眾樂樂”,拿來與同事們一起分享,大家關系更融洽,也避免了浪費,兩全齊美,何樂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