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上午,省高院召開“充分發揮司法審判職能作用,撐起未成年人保護法治藍天”主題新聞發布會,介紹了全省法院未成年人司法保護工作情況,并發布了保護未成年人10起典型案例。
本次發布的10起典型案例,既有故意傷害、強奸、強制猥褻未成年人等刑事案件,也有涉及變更未成年人撫養關系、治安處罰案等民事、行政案件,還有家庭教育令等新型案件,充分發揮典型案例的評價、指引功能和警示、教育意義,讓人民群眾感受到有力量、有溫度的未成年人司法保護。
在此次發布的案例中,有一起離婚糾紛案,體現了法院在加強對未成年人監護教育方面的司法舉措。
任某與王某婚后育有一女,后二人產生矛盾,在女兒6歲時,任某提起離婚訴訟。一審法院對任某的離婚訴訟請求不予支持,任某上訴至二審法院。二審法院在審理中發現,任某遠在外地打工,婚生女卻由其姐姐照顧,王某撫養、探視孩子存在障礙,二人爭奪孩子的撫養權是案件爭議的焦點。
為了全面保護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法院依照《未成年人保護法》和《家庭教育促進法》的規定,向原、被告雙方下達了《責令接受家庭教育指導令》,指導王某可通過法律手段維護自己的探視權利,勸導任某不得阻礙王某探望女兒。經過家庭教育指導,任某自愿撤訴,愿意給孩子一個完整幸福的家庭。
本起案件中,法官抓住原、被告雙方均在意孩子、爭奪孩子撫養權的關鍵,找到了讓雙方重歸于好的契機和切入點,挽救了一個家庭,給孩子的健康成長創造了條件。同時,這也是《家庭教育促進法》自2022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后,法院用下達《責令接受家庭教育指導令》的方式,教育、勸誡年輕父母認識到家庭對孩子的重要性,督促家長依法依規履行家庭教育責任的生動實踐。
省高院新聞發言人介紹,近年來,全省三級法院均建立了未成年人案件專門審判庭室或審判團隊,17家法院掛牌成立少年法庭。通過圓桌審判、專家心理疏導、陪審員陪審、搭建線上司法保護平臺等審判模式和舉措,最大限度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權益。
調研數據顯示,近3年來,全省法院共審理未成年犯罪案件1553件、2502人,審理撫養權、收養權等家事案件和涉未成年人行政案件8093件,為未成年人健康成長提供了堅強有力的司法保障。全省法院發出司法建議和家庭教育指導令263件,有力促進健全制度機制,堵塞管理漏洞,完善未成年人保護社會治理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