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未成年人性早熟現象越來越多,而且發育的年齡普遍提前。早于青春期的性早熟,不能說是件好事。太原市婦幼保健院兒??浦魅吾t師郝愛珍表示,正視孩子早熟,陪孩子安全度過生長發育期,很值得家長、學校及社會各方關注,給予積極的有效疏導。
1 性早熟有增多之勢
5歲的花花洗澡時,媽媽發現她胸部單側有小硬塊。媽媽擔心,急帶孩子求醫。查了骨齡,正常;卵泡0.4,有發育。醫生解釋,孩子這是性早熟,提前進入性發育,如果不干預,將來不只個頭長不高,心理成長也會受影響。還好,吃藥一個多月后,胸部硬塊消了。
男孩軒軒8歲初次遺精,驚慌、害怕,以為患上了疾病。突然面對來自生理的變化,心智尚不成熟的他顯得敏感而惶惑。
女孩小美7歲時胸部發育,9歲時初潮,在一群小學生中,感到特別難堪。特別在夏天,胸部發育變大,且伴隨月經困擾,經常處理不好,還成了小同學們竊竊私語的目標。因為難為情,她曾偷偷幾次曠課。發育提前令11歲的她一直擺脫不了自卑感和孤獨感。厭學,和家人鬧情緒,愁壞了父母。
目前,我國將男童在9歲前,女童在8歲前出現第二性征,定義為性早熟。近年來,我國兒童性早熟的發病率明顯上升。數字顯示,我國兒童性早熟發病率為0.43%,每年有50多萬兒童性早熟。女孩性早熟病理原因占10%,自發原因占90%。男孩則是各占一半。
郝醫生建議,孩子出現性早熟,家長應及時帶孩子到醫院進行檢查治療。
2 不長個成了大煩惱
性早熟最大的危害是影響身高。從市婦幼保健院及其他醫院內分泌科接診處于生長發育階段孩子們的情況看,最大最集中的訴求是想長個。小的四五歲,大的十來歲。
王同學14歲,身高才1.45米。這兩年正是同學們你爭我趕長個子的時候,他一直是班上“最小個子”紀錄保持者。當伙伴戲謔稱其為“板凳”時,王同學難掩羞愧憤懣之情。他的父親個子也不高,很想改變孩子的未來身高,兩年來尋遍各種廣告,給他不斷買增高貼、增高藥,但事倍功半,至今仍奔走在向往“長高”的道路上。
陳女士說,她家孩子上小學在班里一直是最后一排,現在上了初中越長越抽抽,反而坐到前面去了。帶孩子去看,醫生檢查后說,月經來潮已經一年半以上,晚了?!昂⒆訌男¢L得快長得高,我還非常高興,到了發育期才注意到孩子停長了。”發現問題太晚,從而失去身高管理的機會,陳女士后悔不迭。
郝醫生提示家長們,在觀察孩子的性發育情況時,也要密切關注孩子的身高生長速度,早發現早治療,不要留下遺憾。
3 缺乏知識是短板
“擔心孩子營養不夠,有時會給她吃海參、燕窩等補品,沒想到孩子因此會出現性早熟?!钡弥逝謺黾觾和缡祜L險,帶孩子就醫的李媽媽恨自己的無知。
“從日常看,好多家長對兒童性早熟及其危害認識不清晰,存在知識短板?!焙箩t生說。
兒童生長發育呈現加速趨勢,與生活水平提高、營養均衡和環境、雌激素干擾等因素有關。性早熟令兒童的生長周期變短,如果骨骺沒有閉合,還可以長高;如果骨骺提前閉合,發育時原身高又偏低,最終會導致成年身高低于正常人。性早熟的年齡越小,對最終身高影響越大。在典型的性早熟兒童中,大約一半的兒童身高低于150厘米。
發現孩子發育提前或個子矮小,可以進行骨齡鑒定與預測。專業醫生綜合考量后,可能會建議父母給孩子使用抑制針或生長激素進行干預。
需要提醒的是,孩子生長發育就那么幾年,最好不要錯過最佳治療時機。
4 護好“多事之秋”
性早熟還會影響孩子的心理發育。這個階段是“多事之秋”,身體變化發展明顯,其心理和生理發育不同步,會使一些孩子感到自卑、不安、恐慌,繼而很可能影響到其行為、性格和智力的發展。為此,對孩子的早期生理保健管理,郝醫生認為,父母早期介入非常重要。
郝醫生給出一些提議:父母要盡量合理膳食,控制孩子的肉類攝入,多吃蔬菜和水果,少吃高糖和高脂肪的食物,不要隨便進食滋補品。避免兒童過早接觸情愛影視劇和不良文學。給孩子穿衣打扮,要符合年齡身份。引導孩子養成良好睡眠等生活習慣,適當運動,尤其是加強下肢的鍛煉,比如跳繩、跑步、腿部拉伸,利于骨骼發育,促進身高增長。
據了解,為科學、規范地做好性早熟診療工作,早在2010年,衛生部就印發了《性早熟診療指南(試行)》。毋庸置疑,抑制過早或過快的性發育,防止或緩釋患兒或家長因性早熟所致的相關社會或心理問題,都是我們當今必須面對的問題。社會、學校和家長需重視起來,給兒童創造一個良好的身心發展環境,促進兒童健康發展。